2112 2021-12-09 13:59
目录 | 一、位次是什么意思? | 二、位次和排名有什么区别? |
三、如何根据位次选大学? | 四、高考位次如何查询? |
“位次”和“排名”这两个概念经常出现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也是各位考生和家长在志愿填报时非常重要的参考依据,但大家有时候也会弄混这两个概念。那么,“位次”和“排名”究竟是什么意思?又有什么区别?从哪里可以查询得到高考位次?如何根据位次和排名选择一个合适的大学?考哪儿小编都为大家整理好了,快来看看吧!
位次就是指文史类或者理工类考生的高考成绩在全省该科类考生中属于哪个位置。高考位次主要分为三大类:省市位次、区县位次和学校位次,在做参考的时候,主要是以省市位次为主。
高考位次就是某考生的位次分在全省某科类(文科或者理科)全体考生位次分从高到低排序时所处的位置,又叫成绩位次、录取位次。也就是说,高考位次如何排,主要看位次分得多少,位次分是依据公开的、特定的计算程序对高考成绩进行细微编码之后得到的。
然而,高考排名则是直接依据高考成绩从高到低对某科类(文科或者理科)的全体考生进行排序时某考生所处的位置。
考生的位次一般可以通过考试院的查询系统获取,不过也有省份的考生无法查询位次,则只能通过一分一段表获取自己的大概排位。
相同分数的考生名次相同,位次不同,一个位次对应的是一个考生。但排名则不同,一个排名可以对应多个考生。
位次主要适用于各省参加全国普通高考的所有考生按科类(如理工类、文史类)进行排序,不过对于保送生、自主招生和艺术类、体育类招生等类别的考生,位次则不适用。排名则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考生。
相对于高考分数和排名,高考的位次最具有参考价值。在填报志愿之前,可以把意向学院近年来的位次与自己的高考位次进行对比,如果位次比较接近,就有较大的录取概率。但对于那些不适用高考位次的类别考生,位次则不具有参考价值,也可以根据分数和排名综合考虑。
例如,考生的位次为4350,若某所大学的历年招生位次区间是4000-10000,那么考生的位次处于这所大学位次区间的上部,这所大学则可以作为保底院校。
若某所大学的历年招生位次区间是2000-8000,那么考生的位次处于这所大学位次区间的中间,这所大学可以作为比较稳妥的院校。
若某所大学的历年招生位次区间是1000-5000,那么考生的位次处于这所大学位次区间的下部,这所大学的录取可能性就比较低了,可以作为冲一冲的院校填报。
根据考生个人的账号密码和考生号查询,进入到高考成绩查询界面,界面里有个排名情况,数字反映的就是高考位次。
结合各省教育考试院集中公布的“一分一段表”,考生可以去各省教育考试院查看这个表格就可以确定自己的名次,高考一分一段表是确定高考学生位次的关键性文件。
上一篇:大学录取最低分数线是什么意思?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