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您所在的省份

A 安徽 B 北京 C 重庆 F 福建 G 广东 G 广西 G 贵州 G 甘肃 H 河北 H 黑龙江 H 河南 H 湖北 H 湖南 H 海南 J 吉林 J 江苏 J 江西 L 辽宁 N 内蒙古 N 宁夏 Q 青海 S 山西 S 上海 S 山东 S 四川 S 陕西 T 天津 X 西藏 X 新疆 Y 云南 Z 浙江

请选择招生类型

确定

请先登录

请选择 未登录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公办 专科 已关注:1人 关注
广西/南宁     类型:理工类     创办时间:1958     主管部:广西壮族自治区     院校人气:120038
院校特色:

双高计划(院校)

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双高计划(专业)

校训:厚德、励学、敦行
占地面积:1818亩
住宿条件:六人间、八人间、空调、独卫、阳台、电风扇
在校生数:20000余人

学院简介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高职院校,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是广西唯一一所公办建设类高职院校。学校创建于1958年,秉承“厚德、励学、敦行”的校训,传承一以贯... 详情>>

学院首页
学院简介
招生动态
招生专业
招生计划
历年分数
录取规则
院校直播
校园风光
在线咨询

欢迎来到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宣传信息网!

如果我们符合您的基本报考要求,您可以点击关注,第一时间获得我院最新招生动态!

您目前的状态为:

咨询

录取率

欢迎您登录

立即注册 | 忘记密码

微信登录

我要提问

* 问题:
(匿名提问不会收到回复微信提醒)
招生专业
位置:首页 > 招生专业

信息工程学院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创办于2000年,是广西高职院校中较早开设的计算机类专业学院。经过20多年的发展壮大,现已成为开设6个专业(移动互联应用技术、建筑动画技术——自治区急需专业、通信工程设计与监理、计算机网络技术——自治区优质专业、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拥有在校生2500余人。

信息工程学院具有一支教学科研能力强、项目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全院共有教职工48人,其中专任教师26人,具有高级职称9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26人,90%的教师获得“双师”。

信息工程学院具有优良的实训条件,其中计算机应用与软件实训基地被认定为中央财政支持、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筑动画技术实训基地被认定为自治区示范性建设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筑动画技术专业被确定为自治区急需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被确定为自治区优质专业。同时,还建有“AI+智慧学习”人工智能学院、思科网络技术学院和锐捷网络学院。

近年来信息工程学院积极参与国家职教改革,是国家职教改革重点项目“1+X证书”制度证书试点建设单位,其中5G基站建设与维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大数据应用开发(JAVA)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均为牵头单位。

信息工程学院采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专业建设思路,通过“学校+企业”、“项目+工作室”、“教学+职业技能认证”、“2+1”教学外置等教学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与华为、美和易思公司、锐捷等公司开展合作办学,进行专业共建,将相应课程嵌入专业教学体系中;并与广西计算机公司、广西顶佳计算机信息有限公司、广西南宁盈和动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区内外多家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工作室,为学生提供稳定的实践、实习场所,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能够参加市场化项目、商业设计等运作,无缝对接市场需求。长期坚持“以赛促学”,积极通过高级别大赛帮助学生提升专业水平,提升就业竞争力,学生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中国软件杯”、“蓝桥杯”大赛等专业技能大赛上屡创佳绩。

信息工程学院校企合作渠道多,覆盖广,与多家企业在校内共建了涵盖网页设计的卡其工作室、电脑维护的红叶工作室、电子商务与网络技术的塞恩斯工作室、三维虚拟制作的积木合工作室、三维建筑表现的水木天成等多个工作室,实施“项目+工作室”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能以商业化模式参加企业实际项目制作,学生的专业技能与市场“零距离”接轨。

信息工程学院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的目标是为国家输送大批全面发展、技术过硬,具有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为我校的“双高”建设和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院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至今已经为社会输送了近5000名IT业人才。


相关专业

师资概况 (截止:2023/06/14)

教职工:48人

校内专任教师:26人

专教硕士以上学位:26人

双师素质教师占比:90%

联系方式

主院校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塘区罗文大道33号

更多平台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