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符合您的基本报考要求,您可以点击关注,第一时间获得我院最新招生动态!
咨询
录取率
来源: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考哪儿网 时间:2022-06-08 浏览量:224
(一)招生对象及考生分类:符合湖南省2022年高考(含对口招生考试)报名条件并已参加高考报名的人员。
具体分为以下六类:
A类考生:具有2021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学考)成绩的应届普通高中毕业生。
B类考生:应、往届中职毕业生。
C类考生:无2021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学考)成绩的应、往届普通高中毕业生。
D类考生:具有2021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学考)成绩且符合我院单招体育特长生报名条件的应届高中毕业生,详见《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单招体育特长生招生办法》。
E类考生:符合免试条件的应届中职毕业生。
免试条件:⑴在世界技能组织主办的“世界技能大赛"中获奖的中国国家代表队选手;⑵在校期间获得教育部组织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⑶在校期间获得教育厅组织的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
F类考生:退役军人。退役军人的身份须经户籍所在县(市、区)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进行认定或资格审核。
(二)报名时间及方式:考生可于2022年3月7日-3月14日登录湖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考生综合信息平台(网址:https://ks.hneao.cn)或“潇湘高考”APP(通过苹果应用商店、腾讯应用宝、华为应用商店或“考生综合信息平台”首页下载APP)填报报考信息。
(三)招生专业及计划
我校2022年单招总计划为4200人,具体单招专业、计划(我院将根据最终实际报名的第一志愿第一专业情况确定各类别各专业计划,具体计划数请关注学院招生网或微信公众号)和收费标准如下表。
2022年单招专业及计划一览表
★★★★★
①实际收费按2022年湖南省发改委核定标准执行;
②助产专业根据用人单位需求一般要求女性,为保证顺利就业,建议男性考生慎重报考;
③临床医学专业单招只针对由郴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郴州市财政局、郴州市乡村振兴局三个部门联合发起的郴州市乡村医生专科学历本土化培养项目,仅限郴州市户籍的考生报考,其他要求和报考程序详见《关于开展乡村医生专科学历本土化培养的通知》郴卫发〔2021〕8号文件。
1、D类(体育特长生)招生专业及计划。
特长类别 | 招生计划 | 招生专业 |
男篮、女篮、男足、女足、男排、女排、田径、定向越野、游泳、武术、跆拳道。 | 总计划不超过36人,计划单列。 | 考生可在招生专业范围内,选择2个符合自身报考条件的专业填报。 |
2、E类(符合免试条件的应届中职考生)招生专业和计划。
免试条件 | 招生计划 | 招生专业 |
见考生分类 | 计划不设上限,计划单列。 | 报考专业必须与就读中职期间的专业对口。 |
3、F类(退役军人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
考生类型 | 招生计划 | 招生专业 |
退役军人 | 20人,计划单列。 | 考生可在招生专业范围内,选择2个符合自身工作等情况的专业填报。 |
4、各类型考生分专业计划划分。
按考生第一志愿第一专业优先原则,根据第一志愿报考人数情况,按各类别考生(应届普高生、应往届中职生、往届普高生及同等学力考生)参考人数的比例计算,列出A类(应届普高生)、B类(应、往届中职生)和C类(无2021年学考成绩的应、往届普高生)的各专业实际录取计划数。例如,某专业招生计划共100人,如A类、B类、C类及同等学力考生第一志愿分别报名200、100、100人,则各类考生实际招生计划分别为50、25、25人,保证各类别录取率基本一致。
5、各类型考生志愿专业填报要求
填报我校志愿的A、C、D、F类考生允许在专业组一、二、三中任选2个专业进行填报,并表明是否同意专业调剂(所有专业内调剂);
因中职考生各专业大类职业技能测试内容不相同,B、E类考生只允许在一个专业组内选择2个专业进行填报,并表明是否同意专业调剂(同一组内专业调剂),且E类只能填报与中职专业类别对口的专业。
在报名系统中多填专业视为无效。
(四)D、E、F类考生身份认定及资格审查。
1、审查时间:
报名结束前完成审核,逾期不再接收资格审核材料。
2、审查方式:
⑴现场资审:学校招生就业处招生科办公室(北校区体育馆二楼205室);⑵网上资审:将相关证件(书)及材料原件的扫描件发送到QQ邮箱:1356467281@qq.com。
3、体育特长生送审资料:
有效二代身份证(复印件),国家二级运动员及以上技术等级资格证书(原件),比赛获奖证书、比赛秩序册、成绩册等相关资料(原件)。
4、符合免试条件的应届中职生送审资料:
有效二代身份证(复印件)、比赛获奖证书(原件)、学籍表(表上须有所学专业名称)等相关资料。
5、退役军人送审资料:
有效身份证(复印件)、退役军人报名身份审核表(盖章原件)、退出现役证或转业证(原件)。
6、不能提供上述资料的考生以普通高中生、中职生或同等学力人员身份报考,不能享受免文化成绩测试或免试等优惠政策。提供虚假资料的,我校将及时上报省教育考试院按规定追究相关责任。
(五)报名费缴纳:
2022年3月9日—3月20日,通过微信支付方式自助缴纳报名费80元。缴费流程详见我校招生网,网址:https://zsw.hnebp.edu.cn/
(六)准考证打印:
2022年3月18日—3月23日,具体方法详见我校招生网,网址:https://zsw.hnebp.edu.cn/
【无法通过自助方式完成缴费或准考证打印的考生,可于2022年3月20日17时前携带本人身份证到学校招生就业处招生科办公室现场办理】
(七)考试内容:
文化素质测试300分+职业技能测试200分,总分500分。
所有考生都必须参加我校组织的职业技能测试。应届普通高中毕业有学考成绩的考生不参加文化素质测试,其他人员必须参加我校组织的文化素质测试。
1.文化素质测试(300分)
对于中职类考生、往届普通高中考生和同等学力考生,由我校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课程标准》及高中教育阶段语文、数学基础科目知识等有关内容单独组织闭卷考试。应届普通高中毕业生以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语、数、外三科原始成绩之和,补考成绩不算)为文化素质测试成绩。具体如下:
考生类型 | 文化素质测试(笔试)考试内容 |
A、D类 | 以考生本人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学考)成绩(只取语、数、外)为准。 |
B、C类 | 参加我院组织的文化考试,考试内容为语文(150分)、数学(150分)。考试内容请参考《2022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基本要求和考试大纲》的语文、数学大纲。 |
E、F类 | 免予文化素质测试。 |
2.职业技能测试(200分)
考生类型 | 职业技能(适应性)测试(笔试)考试内容 |
A、C、F类 | 重点对学生的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国史党史、传统文化等基础知识进行考察。 |
B类 | ①基础知识部分: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国史党史等基础知识和常识; ②根据专业组不同,按照对口升学有关要求结合我校专业的特色,分专业组对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情况进行测试。考试内容请参考《2022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基本要求和考试大纲》的相关对口类别大纲。 |
D类 | 重点对考生的体育特长进行专项测试。 |
E类 | 免予职业技能测试。 |
(八)考试时间及地点
1、考试时间:
2022年3月23日-24日(若受疫情影响,另行通知,敬请关注学院招生网或微信公众号)
2、考试地点:
北校区、南校区,具体以准考证为准。
3、考试安排:
(1)文化素质测试(笔试)
参考对象:B、C类
笔试时间:3月23日09:00-12:10
(2)职业技能测试(笔试)
参考对象:B类
测试时间:3月23日14:00-16:00
(3)体育特长生专项测试
参考对象:D类
测试时间:3月23日14:00-16:00
(4)职业适应性测试(笔试)
参考对象:A、C、F类
测试时间:3月24日9:00-11:00
(九)录取原则及方式
1、报考志愿优先原则
我校实行志愿优先录取原则,在完成一志愿考生录取后,如有剩余计划,再考虑第二志愿考生,特此提醒考生注意,欢迎考生第一志愿报考我校。
2、专业志愿优先原则
按专业志愿优先原则,根据各专业录取计划数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进行录取,录满为止。
3、A、B、C类考生录取规则
各专业招生计划由单招专业总计划减去D、E、F类最终录取数后,根据第一志愿优先录取原则,按照总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如总成绩相同,则按照语文、数学、外语、职业技能测试顺序的单科成绩依次从高到低录取。
4、D类考生录取规则
根据所报体育专项和第一志愿优先录取原则,按总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如总成绩相同,则按照职业技能(体育专项)测试、语文、数学、外语顺序的单科成绩依次从高到低录取。
5、E类考生录取规则
由单招录取办公室审核E类考生中职所学专业与所报专业是否对口,汇总相关审核材料,报单招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同意后,可办理免试录取手续(考生如需跨专业,不能享受免试政策)。
6、F类考生录取规则
根据国家高职扩招及退役军人工作有关精神,可免予文化素质测试,按普通高中考生类别参加职业技能测试,依据测试成绩从高到低录取。
(十)其他注意事项
1、我校将通过学校招生网发布单独招生拟录取名单,拟录取考生需在我校规定时间内办理相关确认就读手续,未在规定时间内办理确认就读手续的考生视为自动放弃录取资格。
2、我校高职单招工作严格执行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政策规定和纪律要求,没有举办所谓的考前“辅导班”“培训班”,没有与任何社会机构及人员进行单招合作。凡是有社会机构和个人宣传与我校有合作、可以通过“内部指标”方式确保考生录取的,考生可第一时间向教育主管部门反映,遭受相关损失的请及时报警。
0734-8591999
0734-8591333
0734-8594111
湖南省衡阳市石鼓区望城路165号
湖南省衡阳市蒸湘区船山西路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