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先登录
2024年升格为金华职业技术大学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1994年,1998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是教育部批设的首批28所高职院校之一,整合了金华师范学校、义乌师范学校、金华卫生学校、金华农业学校、金华供销学校、浙江农业机械学校等6所中专的传统和资源,办学可追溯到1907年创办的... 详情>>
如果我们符合您的基本报考要求,您可以点击关注,第一时间获得我院最新招生动态!
咨询
录取率
信息工程学院成立于2003年9月。学院现有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应用、软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无人机应用技术7个专科专业,其中,应用电子技术为教育部教改试点专业、浙江省重点专业、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浙江省特色专业。学院联合浙江理工大学设有电子信息工程(电力电子技术)四年制高职人才培养试点专业;联合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成立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怀卡托国际学院,设有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3个招生专业。
学院现有在校生2300余人,教职工101人,专任教师67人,教授11人、副高职称教师18人,博士9人,硕士81人;双师素质专任教师48人,双师比例达72%;有2人被评为浙江省教学名师称号(龚永坚、王成福),7人被列入浙江省高职(高专)专业带头人(王成福、陈海荣、余红娟、花有清、黄利全、宣翠仙、赵敏笑),2人被评为浙江省高校优秀教师(邱晓华、陈海荣),1人被列入浙江省“151工程”第三层次人才(陈海荣),1人被评为浙江省高校教坛新秀(陈海荣),1人被评为浙江省师德先进个人(花有清),1人被评为浙江省“三育人”先进个人(马汝星),1人被评为浙江省“百千万”高技能领军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拔尖技能人才”(刘子坚),1人入选金华市拔尖人才(龚永坚),1人获评金华市首届“八婺金匠”(刘子坚),2人被列入金华市“321”第一层次人才(唐金花、陈海荣),4人被列入金华市“321”第二层次人才(龚永坚、余红娟、邱晓华、宣翠仙),15人被列入金华市“321”第三层次人才,3人被列入浙江省青年教师资助计划;1人被认定为学校首席技师,9人入选学校“首席技师”培养对象;应用电子技术教学团队被列入浙江省省级教学团队、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教师团队入选首批省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群“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获批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
学院依托金华市智能信息感知与处理高新技术研发中心、金华市人工智能应用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以及信息经济产业发展与服务研究所、环境监控物联网技术创新团队、信息安全创新实验室,承担各类科研课题180余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部级21项、厅局级及地市级100项,各类横向课题116余项,累计到款1100余万元,授予国家专利53件、软件著作权212余件,累计发表学术论文540余篇,其中一级或被EI收录论文近64篇,出版专著和教材41部,获厅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和论文奖91次。
学院积极探索赛教融合、项目导师制、分层分类教学人才培养改革,提高学生培养质量,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浙江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获批浙江省教学改革项目3项、浙江省课堂教学改革项目3项。已建成国家精品课程2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省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在线开放精品课程3门,主持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子项目4个。
学院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建设省级众创空间-IT智慧谷,依托专业协会、学科技能竞赛团队、创新创业团队等为学生搭建专业创新平台,建立了“校、省、国家”三级科技竞赛的选拔与培训机制,学生竞赛成绩连年创新高,其中国家级一类竞赛项目一等奖(金奖)15项、二等奖23项、三等奖12项,获浙江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一等奖48项、二等奖44项、三等奖36项,获省级学科竞赛一等奖25项、二等奖76项、三等奖111项,其它省级以上竞赛获奖263项;“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银奖2项、铜奖3项,省赛获金奖3项、银奖1项、铜奖3项;“挑战杯”获省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振兴杯”国赛铜奖1项,省赛金奖1项、银奖1项;浙江省新苗计划立项3项;获十三届浙江省职规大赛一等奖1项(职规高职组第一名),三等奖2项;“E•就通”实践队荣获国家级荣誉3项,省级荣誉2项。
学院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建成了功能齐全、条件优越的实训场所。现有电工电子基础训练中心、电力电子技术应用中心、智能终端与控制实训中心、智能感知与互联实训中心、云服务与人机交互实训中心等实训基地。近年来,学院对接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通过自制和联合研发,建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高端实训基地。物联网工程技术实验室是浙江省提升地方高校办学水平专项资金支持的职教实训基地。电力电子技术应用中心是浙江省“十三五”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和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此外,学院还与华为、美国Altera公司、德州仪器(TI)公司、杭州朗迅等国际知名公司合作,建成多个联合实验室。目前,学院实训仪器设备总值近5576万元,实验室建筑面积达10000平方米。同时,还建有校外实习(训)基地近百个,其中,示范性校外实训基地8家、紧密型校外实训基地近40家;建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电子信息产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学院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生就业质量稳步提升。毕业生连续五年就业率接近98%,毕业生对母校满意度、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满意度、平均月收入等指标远高出省内同专业的平均水平,IT类专业平均起薪领跑学校各专业。截至目前,已有36位同学获得新西兰理工学院本科录取通知书,3名同学攻读硕士学位,1名同学在新西兰科技公司就业。
学院将继续紧密对接和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坚持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秉持“德技并修 止于致善”的办学理念,传承“自由 开源 共享 超越”的院训,踔厉奋发、开拓进取,推进“人工智能+”复合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打造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
教职工:101人
校内专任教师:67人
专教硕士以上学位:81人
教授、副教授:11人
双师素质教师占比:72%
省级教学团队: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