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符合您的基本报考要求,您可以点击关注,第一时间获得我院最新招生动态!
咨询
录取率
依据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内设机构调整,2023年3月,组建成立能源材料学院。
青海“水丰、光富、风好、地广”,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巨大潜能。能源材料学院紧紧抓住青海聚焦生态文明高地和“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需求,重点围绕新能源、锂电储能、光伏制造等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为一区、两州、一群、一地区(一区是指南川工业园区,两州是指海南州、海西州,一群是指兰西城市群,一地区是指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培养从事新能源电站技术服务和推广、新型电力系统设备设计和运维、储能材料合成与试验、储能电池制备等产业核心岗位所需的高技术技能人才,服务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的发展。
能源材料学院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加快青海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超前谋划及时启动本科专业建设,“十四五”期间逐步开设电力工程及自动化、储能材料工程技术、新能源发电工程技术等3个本科专业,服务新青海建设。
目前学院开设储能材料技术专科专业一个。有专兼职教师20名,其中本科学历18人、硕士研究生2人、专业带头人2名、骨干教师6名、专任教师10名、企业兼职教师2名;专职教师中教授2名、副教授5名、高级工程师1名、讲师6名、助讲4名,普遍具有5年以上教学经验和高级工以上专业技术等级职业资格。教师团队获得厅级以上奖励60多项,含省级优秀教师、昆仑英才教学名师等,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45余篇,发表专利24余篇,“双师型”教师达到100%。团队成员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教学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
学院已建成储能材料仿真实训室、储能材料与电池分析检验实训室、储能材料材料制备与检测实训室、光伏发电实训室、风光电互补发电实训室,能满足学生校内实习、实训需求。
能源材料学院将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扎根青藏高原,发扬“两路精神”,脚踏实地服务新青海“四地建设”,守护好三江源“绿”的底色。
校内专任教师:10人
专教硕士以上学位:2人
教授、副教授:7人
双师素质教师占比: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