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先登录
如果我们符合您的基本报考要求,您可以点击关注,第一时间获得我院最新招生动态!
咨询
录取率
来源:庆阳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庆阳职业技术学院 时间:2023-07-20 浏览量:33
庆阳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综合评价第一次录取工作已结束,各专业尚有招生计划,现面向符合条件的考生征集志愿。综合评价录取只有征集志愿填报一次机会,我院征集志愿热门专业招生计划充足,投档、录取几率大,欢迎符合条件的考生积极报考。现将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符合我省高考报名条件、具有省内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且未被综合评价录取的普通高中应往届毕业生。前期综合评价未报名或报考志愿已填报但未提交的考生均可报考。
5月14日(星期四)
征集志愿报考我院的考生,须在规定的时间段登录省教育考试院网站(http://www.ganseea.cn或http://art.ganseea.cn),根据网站提示第一志愿填报庆阳职业技术学院进行报名。凡第一志愿报考我院者均能录取。
招生就业处联系电话
办公室座机:0934-8245855
李老师:150 0934 8999
牛老师:189 9342 8370
郑老师:199 0934 0630
庆阳职业技术学院是2014年10月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2015年4月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隶属于庆阳市人民政府,省教育厅业务指导。学院前身为由庆阳财校、庆阳工校、庆阳商校、庆阳体校和中华会计函授学校庆阳分校等五校合并成立的庆阳理工中专。2020年学院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校园”,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全省语言文字工作达标校”。学院位于陇东国家级大型能源化工基地的核心区,“能源新都”“岐黄故里”“周祖之乡”“红色圣地”——甘肃省庆阳市。
学院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守“创办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让教师德技兼修,让学生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秉承“明理求真、精工致用”的校训,倡导“勤学善思、砺炼笃行”的校风,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职业工匠为培养目标,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德育为首,五育并重,依托地方优势资源,传承红色文化基因,推陈出新,守正创新,已成为省内有影响有特色受社会欢迎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现开设学前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会计、计算机网络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石油工程技术、运动训练等41个高职专业。全日制普通高职在校学生8869人。学院编制320人,现有教职工313人,占地257亩,建筑面积11.1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3.26亿元,馆藏图书22.7万册。建成千兆校园网,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和办公管理一体化。学院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是莘莘学子读书生活的理想之地。
学院推行课堂教学改革,重视实训实践教学,坚持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战略,为教师搭建平台,让教师成功成名。近年来教师先后申报立项省部级课题35项,公开出版校本教材、专著80部,发表论文550余篇,发明专利30余项。获甘肃省教育厅高校科研成果二等奖、庆阳市社科优秀成果及“五个一”工程奖。12名教职工受到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团中央表彰奖励,43名教师获“省市级优秀辅导教师”称号。
学院注重内涵建设,不断提升育人质量,坚持开展日常行为养成教育和主题教育,严管厚爱,成己达人。近年来先后荣获全国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虚拟仿真大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二、三等奖和“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甘肃赛区决赛金奖等奖项,有多名学生在省市级各类技能大赛和各项活动中斩金夺银,获得殊荣。学院多次受到团中央、甘肃省教育厅、人社厅、团省委、庆阳市委、市政府表彰奖励,《中国教育报》《解放军报》《甘肃日报》《甘肃经济日报》和高职高专网、中国高校之窗、甘肃省教育厅网站、庆阳电视台等媒体多次予以报道。
学院发起成立产教融合联盟,开展校企共建行业学院、企业冠名学院和订单式、冠名班培养,提高毕业生质量和素养,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推动学院招生与企业招工相衔接,推动“入学即入职、毕业即上岗”,校企育人“双重主体”,学生学徒“双重身份”。推行实习就业一体化,让毕业生体面阳光高薪就业,实现“出口畅”带动“入口旺”。积极提倡和鼓励学生参军入伍,接受军营生活磨砺,保家卫国。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升入本科院校学习升造。吸引大中型企业来校投资建设,搭上了职教政策的顺风车,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学院坚持“教育方针举旗,大国工匠定向,传统文化培根,南梁精神铸魂,教学改革启智,主题教育润心”的办学思路,抢抓“技能甘肃”历史机遇,融入“技能庆阳”发展建设,坚持“高起点谋划,低重心运行,院系两级负责,处室统筹协调,系部条块管理,分类划等考核,个人特色发展,团队绩效奖惩”的管理原则,聚精会神抓质量,励精图治求发展,着力建设“绿色职院、红色职院、匠心职院、书香职院、健康职院”,全力打造陇东职业教育新高地,力争实现“5至10年有特色、有影响、高水平”的办学愿景,建成办学理念先进、教育特色鲜明、校企合作灵活、就业高薪体面的省内一流综合性高职院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革命老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