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先登录
如果我们符合您的基本报考要求,您可以点击关注,第一时间获得我院最新招生动态!
咨询
录取率
印刷包装工程系成立于1953年,是我校历史最久的系部。目前开设有印刷媒体技术(含中高贯通)、数字印刷技术、包装工程技术、包装策划与设计(含中高贯通)、数字图文信息处理技术(原图文信息处理)、印刷数字图文信息技术(中高贯通)(原数字图文信息技术)。其中,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2个,上海市 “085”工程重点建设专业2个,上海市一流专业建设专业2个。印刷媒体技术专业于2018年10月接受了ACCGC组织的现场评估,是我国印刷高等教育第一个接受ACCGC认证并通过的印刷媒体类专业。目前在校学生规模超过1300人。
印刷包装工程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四个相统一”,坚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立教、以德育德”。我系教师争当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四有”好老师,师德师风优秀。系部教师团队获2019年“上海高校课程思政领航计划”领航学院,“静电照相印刷”课程成功入选教育部首批课程思政示范项目。
我系拥有一支素质过硬、专兼结合、德技双馨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44名教职工中,博士14人,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者26人;教授2人,副高级职称教师10人,中级职称教师21人。拥有国家教学名师1名,全国技术能手1名,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1名,上海市教学名师2名,上海市育才奖3名,上海市巾帼建功标兵1名,上海市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1名,上海市教育系统三八红旗手1名。并拥有国家教学团队1个,上海市优秀教学团队3个,上海市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2个、培育1个,师资力量雄厚。
印刷包装工程系着力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以工学结合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合作,产学互动,工文艺融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调职业能力培养,探索出了工学结合、产学合作等多种办学模式,在专业实践教育教学改革、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培养、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中外合作交流、师资队伍建设和校企合作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印刷包装技术专业群特色。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上海市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各2项、全国新闻出版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成果特等奖和一等奖各1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精品课程3门、上海市精品课程8门,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1项、上海市专业教学资源库1项,全国新闻出版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精品课程4门,教学改革成果显著。
我系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行业发展趋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力助学校申请并获批了新闻出版部署“智能与绿色柔版印刷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绿色包装专业技术服务平台”、“现代印刷媒体技术”上海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团队纵横向科研项目共78项;发明专利30项,3项实用新型专利转化;出版教材16本(其中国家规划教材 4部),《印刷色彩管理》获得首届全国教材建设二等奖;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25篇。荣获局级以上的科技奖项3项,其中,“一种柔印业废水膜处理中水回用及废泥渣资源化回收利用系统”荣获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第三十二届上海市优秀发明银奖。“柔印污泥的减量化处理研究”还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轻工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举办的首届“金印杯”全国大学生印刷科技创新竞赛二等奖。科研成果显著。
印刷包装工程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职业素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技能比赛,形成“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历届上海市、全国乃至国际性的技能大赛中成绩骄人,涌现了一批如张淑萍(第43 届世界技能大赛银牌获得者)、王东东(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铜牌获得者)、顾俊杰(第一届全国行业技能大赛-印刷媒体技术金奖获得者)、刘文杰(2019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获得者),曹志皓(美国印刷大奖(班尼奖)Benny Award金奖获得者)等优秀毕业生。印艺学社青年团队获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毕业生的就业率连续多年均保持在99%以上,就业地域遍及全国各地,毕业生因具有过硬的职业技能和较高的综合素质,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供不应求。
印刷包装工程系秉承学校“立足上海、领先国内、依托行业、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秉持学校“崇德弘文笃行致远”的校训,坚持学校“观念兴校、特色立校、人才强校”,夯实“三位一体”的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成果,不断创新教育手段,不断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学生职业技能训练,切实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让行业认可、企业欢迎、学生受益、家长满意。
教职工:44人
专教硕士以上学位:26人
教授、副教授:2人
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
省级教学团队: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