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先登录
如果我们符合您的基本报考要求,您可以点击关注,第一时间获得我院最新招生动态!
咨询
录取率
商丘市体育运动学校创建于1975年,原名商丘地区少年儿童业余体校,1995年更名为商丘地区体校(开封体校分校),2003年8月,依据《商丘市人民政府关于优化整合中等专业学校资源的通知》(商政[2003]41号)精神,商丘市体育运动学校与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整体合并,合并后体校的功能不变,机构体制不变。2004年整体迁入商丘职业技术学院体育中心,学校占地总面积为1419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63312平方米。现拥有篮球、跆拳道、武术、摔跤、柔道、拳击、自行车基础训练馆和综合体能馆共8个训练馆,室外篮球场二十个12240㎡,标准400米塑胶田径场一个,总面积达37590㎡ 。拥有独立的医疗科研所、标准运动员公寓(空调)、餐厅、洗浴中心以及文化课教室和多媒体教室;在图书阅览、实验室以及后勤服务等方面实现了与职业技术学院的资源共享。目前在校学生367人,在编教职工40人。开设篮球、跆拳道、田径(中长跑和竞走)、自行车、摔跤、柔道、拳击7个奥运项目和一个非奥运项目武术 。2010年被商丘市体育局命名为“商丘市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013年被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命名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河南省自行车单项训练基地、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院、武汉体院、成都体院、郑州大学体院、河南大学体院、洛阳师院体院人才选拔基地。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体育、教育方针,严格按照中等体育运动学校设置标准、管理办法和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认定办法来进行学校的建设和管理。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科研为先导、训练为中心、以教学为基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打造精品人才工程,为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服务”的办学指导思想,确立了“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特色发展”的办学目标,强化体育特色,突出服务功能,遵循运动训练规律和教育规律,在特色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突破,不断谋求新的发展机遇。
三十多年来,学校逐步形成了以“团结拼搏、为国争光”体育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了育人为先、训教并重、体教结合的培养模式,学校培养出了著名女篮中锋、奥运会亚军郑海霞、亚运会冠军张秀英、亚洲冠军并11次获得全国冠军的太极王子丁杰、亚运会赛艇双人单桨无舵手冠军张光,张磊。中长跑亚洲锦标赛5000米冠军,1500米亚军王春梅。亚洲锦标赛皮划艇银牌获得者孙传健。亚洲锦标赛柔道第三名郭玉斌。全运会中长跑5000米冠军洪波、垒球张照霜等优秀运动员。在培养、输送的运动员中,2人获得奥运会亚军、1人获得奥运季军、3人获得世锦赛、世界杯冠军、1人获得世界杯第2名,8人获得亚运会冠军。
本周期,我校已向省级以上运动队输送21人。培养输送的运动员张志磊获得2010年亚运会金牌,2012年伦敦奥运会第五名。 王鑫楠夺得2010年广州亚运会女子轻量级四人艇双桨无舵手金牌,张强在2010年新疆乌鲁木齐世界杯跆拳道团体赛上获女子49㎏亚军。建校三十多年来,我校先后向国家、省、解放军、高校输送了近千名优秀运动员,为国家的体育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体育总局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体育局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我们重点致力于运动员选拔、培养和输送,着力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提高运动员综合素质,促进运动员全面发展。
学校以“育人为本、质量为先”的办学理念,将德育教育工作放在首位,以训练、教育创新为核心,以创新促发展,以发展带动效益,形成“招得进、留得住、教得好、送得出、立得住”的办学特点,
近年来,学校以创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为契机,将“基地”评定标准作为办学、训练工作标准,抓细节、抓落实,注重人才培养的过程管理,加大经费投入,为选材、训练和教学提供全方位保障和支持。通过近四年的努力,学校的训练、教学和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人才质量和效益得到了明显提高。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学校将一如既往的秉承“ 以质量求生存、以自主强实力、以创新铸特色、以特色创名校” 的办学理念,发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制定更新更高的奋斗目标,不断开拓,再创辉煌。
教职工:4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