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先登录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下称“学校”)成立于2002年,是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公办高校。校园占地面积95.6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3.87万平方米。现有19院,全日制在校生14993人,教职工1336人。学校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办学优势,始终坚持“三同”办学理念,以“三个服务”为工... 详情>>
如果我们符合您的基本报考要求,您可以点击关注,第一时间获得我院最新招生动态!
咨询
录取率
财经学院成立于2011年,立足于为深圳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紧密联系深圳市支柱产业,围绕财经类岗位需求,致力于培养素质强、技能强、就业强、能创业的“三强一能”高素质技术技能型财经类人才。现开设有大数据与会计、会计信息管理、金融服务与管理、财富管理等4个专业。各专业招生就业一直保持着“进口旺、出口畅”的良好局面,目前在校生2166人,第一志愿填报率在校内名列前茅,总体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2011年至今累计向社会输送了6054名毕业生。
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特色鲜明、教学科研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现有教职员工78人,其中专任教师54人,专任教师中有博士后11人,具有“985”或“211”院校经济学或管理学博士学位43人(占80%),具有高级职称20人(占50%),具有“双师”资格44人(占比81.5%)。并拥有由行业企业专业人士、专项技能高手36人组成的企业兼职教师教学团队。
学院高度重视实训基地建设。拥有多媒体教室20间,涵盖财经类职业岗位技能综合实训的实训室18间(共计2720平方米);在校外与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东大正保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招商证券、太平人寿、第一创业证券有限公司、税友集团等知名企业共建了20多家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财经学院在“立信、达通、思创、善学”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将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作为立院之本。实践中以“专业有故事、教师有大咖、实训有看点、学生有标杆”的“四有标准”作为行动指南和质量评价标尺,探索财经人才培养培育新模式,优化了“赛证结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技能竞赛、职业技能证书、学生实践、教师教学进行有机融合,形成“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证赛协同、学教互促”的互动发展机制,切实保障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育实施方案有效落地。近一年来,学院金融服务与管理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群学生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会计技能比赛二等奖以及广东省职业技能大赛7个一等奖,12名同学通过全球财会顶级认证CMA证书考试。深圳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的金融业和人才需求旺盛的财会类岗位,为学院发展和学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初级会计师技术资格证书、注册管理会计师CMA证书、初级银行业职业资格证书、证券业从业人员资格证书等专业证书的获取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竞争能力,也为学生“专升本”、“专插本”及出国深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金融服务与管理
广东省高职教育品牌建设专业:财富管理、大数据与会计
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建设专业:会计信息管理
国家骨干专业、广东省专业教学资源库与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备选专业:财富管理
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建设试点专业:大数据与会计
市级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专业:大数据与会计、会计信息管理、金融服务与管理、财富管理
拥有广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第二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金融服务与管理教工党支部
深圳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的金融业每年对金融、理财专业人才始终保持着旺盛的需求;深圳市高达100万户的商事主体群为会计专业毕业生提供了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的巨大空间。
我院毕业生可在金融机构、会计事务所等各类企业及事业单位,从事相应的金融服务、财务会计、管理及营销等工作。如银行柜员、客户经理,单位出纳、记账员、主管会计等等。历届毕业生遍布深圳众多知名企业和单位,如深圳平安银行、招商银行、华夏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信银行、深圳农村商业银行、渣打银行、人保、平保、中信证券、联合证券等知名金融机构;大华、联创立信等会计师事务所;深圳地铁、威豹金融押运等企业。过往三届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均在98%以上。
教职工:78人
校内专任教师:54人
校外兼职教师:36人
双师素质教师占比: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