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考哪儿
721
2022-08-05 09:18
随着重庆省政府正式印发《重庆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新高考成为广大高考生及家长朋友关注的热点,下面跟随考哪儿一起来看,《重庆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重要内容。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行动计划,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高校“双一流”建设,实施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
(二)基本原则。
1.遵循教育规律。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坚持“国家选才、高校选生、考生选科”有机统一,引导高中学校关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多机会。
2.确保公平公正。把促进公平公正作为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通过完善招生制度体系,健全运行工作机制,切实保障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工作机会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
3.注重综合评价。建立健全综合评价体系,改革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的内容、方式和途径,拓宽人才成长渠道,尊重学生和高等学校的选择权,客观评价学生发展水平,科学选拔各类人才。
(三)改革目标。
2018年启动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2021年整体实施,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模式,建立教学、考试、招生相对分离以及学生考试多次选择、高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统筹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
1.新高考尊重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有利于评价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
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以及高校要求等,合理选择相关科目参加选考;在综合素质评价中,会同时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社会实践、劳动教育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2.新高考改革招生录取方式,有利于指导中学的教育教学改革。
具体来说,“3+1+2”模式上的变化,要求中学要在选课前进行职业规划引导,在选课后进行走班教学。
3.新高考科学制定人才选拔模式,有利于实现教育教学的公平公正。
3+1+2”模式,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学生非选考的科目在高二上学期之前就能学完,较改革前来看,减轻了学生学习压力。同时综合评价录取模式的探索,扩大了高校和考生的自主权、选择权。把选择权还给了学生,学生在当前和后续学习中也会提升学习兴趣,最大限度上保证了考生不被调剂到不喜欢的专业。
4.新高考实施全方位立体化改革,有利于人才培养选用的系统转变
在高校在招生过程中,那些不被社会认可的专业,极有可能招不到足够的考生。这有利于高校评价导向的转变,高校要加深自身内涵建设,加强专业建设,提升教学质量。
对考生和家长来说,要着重了解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要了解各专业的招考科目要求,不同学校对同一专业可能存在科目要求不尽相同的情况。
二是要了解各专业的就业前景(包括高校特殊招生专业,如各类专项计划、中外合作办学、公费师范生等)和报考要求,在高中阶段就应在学校和家庭的帮助下做好职业规划。
三是要了解专业所在高校的相关信息,如意向专业的办学规模,师资力量等,做到心中有数。
四是要了解志愿填报时高校的分类和层次,做到志愿填报的学校有层次、有梯度,防止因志愿填报过高或过低引起的“滑档”现象。
从高校来说
需要高校加强专业建设,根据专业发展情况和就业前景,以及学生选报情况进行及时调整专业布局,增强专业竞争力,能根据入学新生的不同学习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同时也要科学编制专业科目要求,研究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对中学来说
需要提早对学生进行发展指导,根据学生选课情况,科学制定选课走班方案,在“行政班”和“教学班”并存的条件下加强对学生的教学管理和集体教育。
对学生和家长来说
需要在高一阶段了解不同专业的就业前景,在高二“选课走班”前共同确定好选考科目,家长和学生要通过多途径了解不同职业和专业的特点,及时树立职业理想和职业信念,做到早知道、早了解、早决策、早行动。
上一篇:重庆新高考志愿填报怎么填?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