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您所在的省份

A 安徽 B 北京 C 重庆 F 福建 G 广东 G 广西 G 贵州 G 甘肃 H 河北 H 黑龙江 H 河南 H 湖北 H 湖南 H 海南 J 吉林 J 江苏 J 江西 L 辽宁 N 内蒙古 N 宁夏 Q 青海 S 山西 S 上海 S 山东 S 四川 S 陕西 T 天津 X 西藏 X 新疆 Y 云南 Z 浙江

请选择招生类型

确定

请先登录

请选择 未登录

云南财经职业学院

公办 专科 已关注:0人 关注
云南/昆明     类型:财经类     创办时间:1934     主管部:云南省     院校人气:102109
校训:立德、立信、立己,达观、达技、达人
占地面积:253亩
住宿条件:六人间、上铺下桌、空调、热水、洗衣机、
在校生数:1840余人

学院简介

【办学历程】云南财经职业学院是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财经职业院校,其前身为始建于1934年11月6日的云南省立鼎新初级商业职业学校。1942年更名为“云南省立昆华高级商业职业学校”,完成向高级商业职业学校的递进。1951年4月,学校划归商业厅领导... 详情>>

学院首页
学院简介
招生动态
招生专业
招生计划
历年分数
录取规则
院校直播
校园风光
在线咨询

欢迎来到云南财经职业学院招生宣传信息网!

如果我们符合您的基本报考要求,您可以点击关注,第一时间获得我院最新招生动态!

您目前的状态为:

咨询

录取率

欢迎您登录

立即注册 | 忘记密码

微信登录

我要提问

* 问题:
(匿名提问不会收到回复微信提醒)
招生动态

云南财经职业学院2024年单独招生 中职毕业生文化素质考试大纲

来源:学校官网    作者:云南财经职业学院     时间:2024-10-14     浏览量:58

云南财经职业学院2024年单独招生

中职毕业生文化素质考试大纲

一、制定依据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深化高职院校单独招生改革,特制定《云南财经职业学院2024年单独招生中职毕业生文化素质考试大纲》。本大纲根据《云南省2024年高职院校单独考试招生办法》《云南省2024年高等职业院校免试招生办法》《云南财经职业学院2024年单独考试招生章程》的要求,面向2024年中职毕业生单招考试考生,以测试其文化素质而制定。

二、考试内容及分值

文化素质测试由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四科构成,其中语文50分、数学50分、英语50分、政治50分,总分200分。各科考试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  语文

    《语文》考试大纲包括语文基础知识、文学常识、阅读三方面。

(一)语文基础知识

1.语音 (掌握声母、韵母、声调、拼写规则,能给常用汉字注音)

2.文字 (掌握常用的汉字,了解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象字、同音字、多音多义字)

3.词汇 (掌握同义词、反义词及词语的感情色彩,能辨析近义词、同义词,了解反义词,掌握常用的成语)

4.语法 (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能辨析简单的语法错误)

5.修辞 (掌握比喻、比拟、夸张、借代、排比、对偶、双关、反语、设问和反问等修辞方式)

6.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了解与考试大纲要求的篇目有关的文学常识

(二)文学常识

1.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2.中国现代文学常识

3.外国文学常识

包括:重要作家作品、文学基本流派、重要作家名篇名句。

(三)阅读

1.现代文

(1)正确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及其在文章中的作用;

(2)能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

(3)能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

(4)能区别一般的文章体裁和文学作品的分类,正确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5)能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6)能比较准确地分析整编;

(7)文章在写作方法和语言运用方面的特点;

(8)能结合具体作品的写作背景,分析评价一篇文章或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

2.文言文

(1)了解古今词义的差别;

(2)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

(3)了解常见的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

(4)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特别注意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

(5)能阅读和翻译浅易的文言文。

 

第二部分  数学

《数学》考试大纲包含六章数学考试内容。

第一章  基础知识

(一)数与式

1.有理数

(1)理解有理数的概念和性质,掌握数轴、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概念,会进行有关计算,能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2)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四则运算及其混合运算。

2.代数式

(1)理解代数式、有理式、整式、分式、单项式、多项式的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会把简单的数量关系列成代数式;

(2)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和去括号、添括号的法则,能熟练地运用这些公式和法则进行计算;

(3)掌握幂的运算性质及整式乘、除的运算法则,能熟练地运用这些公式和法则进行计算;

(4)牢记7个乘法公式,并能熟练地运用这些公式进行计算;

(5)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能区分整式乘法和因式分解,掌握因式分解的基本方法及一般步骤,并能熟练地进行因式分解;

(6)理解分式的概念,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符号的变化法则、四则混合运算和乘方运算法则,能熟练地进行分式的约分、通分和分式运算;

(7)理解有关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和实数的概念,了解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一一对应关系,理解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和二次根式的性质,掌握二次根式的四则运算方法,并能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和运算。

(二)方程与方程组

1.理解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的概念;

2.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会运用方程的同解原理熟练地解一元一次方程,了解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3.了解分式方程的意义,掌握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了解分式方程可能产生增根的道理,掌握验根的方法,能列出分式方程解有关的应用题;

4.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意义,了解配方法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能应用它们解决有关问题,能利用求根的方法在实数范围内分解二次三项式,并能熟练地选用适当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和列出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

5.理解二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集、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的概念,能熟练地用代入消元法、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

(三)指数与对数

1.指数

(1)理解零指数、负指数、分数指数幂的概念,能熟练地进行负指数与分数指数的互化;

(2)了解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对于所有的有理指数幂都适用,并能正确地运用这些法则进行各种指数的运算。

2.对数

(1)掌握对数的概念,了解对数式与指数式的区别与联系;

(2)熟练地掌握积、商、幂、方根的对数运算法则;

   (3)理解常用对数的概念和性质,掌握换底公式,能熟练地运用这些性质和公式进行对数的运算。

(四)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

第二章  集合、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一)集合

1.了解集合的概念.能熟练地运用集合的两种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表示集合(知道什么是集合、什么是集合的元素,能正确地利用集合的两种表示方法表示给定的集合,以及判定给定集合的元素);

2.了解空集、子集、真子集、交集、并集的概念,并会正确使用符号表示元素与集合、集合与集合的关系(知道什么是空集,熟悉空集的符号;知道什么是子集,什么是真子集,什么是集合相等,会判定一个集合是另一个集合的子集或真子集和两个集合相等,知道空集是任何一个集合的子集;

3.掌握集合的交、并运算。

(二)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1.熟练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和可化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不等式(简单)的解法;

2.熟练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有两种方法,即分组法和抛物线图象解法);

3.掌握绝对值不等式|x|<a、|x|>a(a>0)的等价不等式,会解形如|ax+b|<c(c>0)(或≤c)和|ax+b|>c(c>0)(或≥c)的绝对值不等式。

第三章  函数

1.了解函数的概念,会求函数的定义域,会求函数y=f(x)在x=a处的函数值f(a),了解区间的概念,会用区间表示数集;

2.了解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的概念,掌握增函数、减函数、奇函数、偶函数的图象特征;

3.理解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掌握它们的图象性质,能根据已知条件求它们的解析式;

4.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了解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和性质;

5.会用配方法化函数y=ax2+bx+c为y=a(x+m)2+n的方法,掌握函数y=ax2+bx+c与y=ax2的图象间的关系;会求二次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

6.根据已知条件,会用待定系数方法确定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7.会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最大值、最小值问题;

8.了解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概念,掌握它们的图象和性质;会利用性质比较值的大小。

第四章  三角函数

(一)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1.理解任意角的概念,掌握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方法;

2.理解弧度制的概念,能熟练地进行度与弧度的换算;

3.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熟练掌握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域.牢记三角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以及0、π2、π、3π2、2π和π6、π4、π3角的三角函数值;

4.理解同角三角函数间的8个基本关系式和诱导公式,并能熟练地运用这些公式解决有关的三角函数式的求值、化简及恒等变换;

5.会解决已知某个三角函数值求角及该角的其他三角函数值的问题。

(二)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的画法,会用“五点法”画出正弦、余弦函数图象的简图,能利用正弦、余弦函数的图象了解并说明其性质(包括定义域、值域、周期性、奇偶性和单调性);

2.会用三角函数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3.了解周期函数与最小正周期的意义;

4.了解正弦型函数y=Asin(wx+φ)的图象和性质;会用“五点法”画出其简图;会准确求出其周期、最大(小)值;

5.了解正切函数、余切函数的图象的画法,并能画出其简图,能利用其图象说明正切、余切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周期性、奇偶性和单调性;

6.会用三角函数的性质比较三角函数值的大小。

(三)加法定理及其推论

1.熟练掌握正弦和余弦函数的加法定理,掌握正切函数的加法定理;

2.理解并掌握二倍角、半角公式;

3.会用上述公式进行简单的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和证明简单的三角恒等式;

(四)三角函数的应用

1.掌握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会用它们解直角三角形、进行恒等变换及解决一些应用问题;

2.掌握正弦、余弦定理,会用它们解斜三角形及简单的应用问题,会根据三角形两边及其夹角求三角形的面积;

第五章  直线

1.了解有向线段的概念,掌握有向线段定比分点的坐标公式.熟练运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和线段的中点坐标公式;

2.掌握直线斜率和倾斜角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熟练掌握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斜截式及直线方程的一般形式.能够根据条件求出直线的方程;

3.熟练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能够根据直线方程判定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4.会求两条相交直线的夹角和交点坐标;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第六章  数列

(一)数列的概念

1.了解什么叫作数列、什么叫作数列的项,了解数列的表示形式;

2.了解什么叫作数列的通项公式;已知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会求出指定的某一项;给出一个简单的数列的前几项,能够通过观察写出它的一个通项公式;

(二)等差数列

1.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

2.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理解公式中每一个字母的含义;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会利用公式求公差;

3.掌握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理解公式中每一个字母的含义;能够灵活运用前n项和公式解题;灵活运用等差数列的公式解应用问题;

4.理解等差中项的定义,会用等差中项公式解题。

(三)等比数列

1.理解等比数列的定义;

2.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理解公式中每一个字母的含义;理解等比数列的通项,会利用公式求公比;

3.掌握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理解公式中每一个字母的含义;能够灵活运用前n项和公式解题;灵活运用等比数列的公式解应用问题;

4.理解等比中项的定义,会用等比中项公式解题。

 

第三部分  英语

《英语》考试大纲包括词汇、语法、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四个方面内容。

(一)词汇

掌握1200个常用词(含初中词汇)和300个左右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此外,还要学习600个左右单词和一定数量的习惯用语及固定搭配,但仅要求理解其在语篇中的意义,能根据所学的构词法在上下文中理解派生词和合成词的词义。

(二)语法

1.词法

(1)名词: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名词的复数形式,专有名词,名词所有格

(2)代词:人称,物主,反身,指示,不定,疑问,关系代词

(3)数词:(基数词和序数词)

(4)冠词:(定冠词和不定冠词)

(5)介词: 所学基本介词

(6)连词:(并列连词和从属连词)

(7)形容词和副词的用法

l 作定语,表语和宾语补足的形容词用法

l 表示时间,地点,原因,方式,条件,程度,连接和关系等的副词用法

l 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形式

l 含形容词,副词原级,比较级或最高级形式的基本句型

(8)构词法(合成法、转化法、派生法)

2.动词

(1)动词的种类

(2)动词的基本形式

(3)动词时态

(4)动词的被动语态

(5)动词的非谓语形式

3.句法

(1)句子的种类

(2)句子的成分

(3)主谓的一致关系

(4)简单句的六种基本句型

(5)并列复合句

(6)主从复合句

(7)倒装句

4.阅读理解

(1)能读懂简单的应用文,如信件,请柬,通知,便条和常见标志等。

(2)除课文外,补充阅读量应达到10万词。

(3)能借助词典读懂难度略低于多学课文的文字材料,能够把握其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阅读生词率不超过3%的文字材料时,速度为每分钟50~70个词。

5.完形填空

(1)能够恰当理解各种语言现象

(2)能读懂英语的连贯表达

 

第四部分  政治

政治主要考试内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简史和政治常识,可参考云南省招生考试院组编:《2023云南省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招生考试说明》,云南出版集团、云南教育出版社,2022年9月第1版。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邓小平理论

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条件及形成过程;

2.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

3.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3.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科学发展观

1.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

2.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主要内容和理论特质;

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1.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

(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1.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2.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4. 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5. 建设美丽中国。

(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1.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 全面深化改革;

3. 全面依法治国;

4. 全面从严治党。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简史

(一)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

1.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2.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和历史意义。

(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 伟大的历史转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3.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面展开;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21世纪;

5. 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三)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1.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成就;

2.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的启示。

第四章  政治常识

(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 物质和意识及其互相关系;

2. 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3.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二)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2.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

3. 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三)用正确的方法观察和分析事物

1.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2.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四)掌握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

1.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 认识的辩证过程;

3. 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五)从生产活动出发认识社会历史

1. 生产活动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2. 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3. 社会意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六)商品经济及其规律

1. 商品;

2. 货币;

3. 价值规律。

(七)我国的民族和宗教政策

1. 我国的民族政策;

2. 我国的宗教状况和宗教政策。

 


分享到:
联系方式

主院校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龙泉路408号(偏僻)

更多平台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