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先登录
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是一所省属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前身为辽宁水利职业学院和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两校均始建于1951年,建校时两校分别为东北水利专科学校和东北林业专科学校。2018年8月,两校合并,组建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办学72年以来,为辽宁及东北地区水利与林... 详情>>
如果我们符合您的基本报考要求,您可以点击关注,第一时间获得我院最新招生动态!
咨询
录取率
来源:学校官网 作者: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 时间:2024-12-11 浏览量:129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单项题 (基础知识及其运用,1-10,共计10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计 30 分)(请用2B铅笔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1.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恐吓(hè) 对峙(chì) 义愤填膺(yīng) B.娴熟(xián) 休憩(qì) 揠苗助长(yà)
C.秀颀(qí) 隘口(yì) 锲而不舍(qiè) D.褴褛(lǔ) 栖息(qī) 黄晕(hū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嘹亮 烘托 融洽 引人入胜 B.纳闷 脸夹 吹嘘 兴至勃勃
C.安适 酷爱 清辙 汉马功劳 D.气势 震摄 憔瘁 花枝招展
3.下面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面对破坏环境的行为,我们绝不能袖手旁观。
B.同学们聚在一起,享受着天伦之乐。
C.圆明园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铜像被公然拍卖,大家义愤填膺。
D.有些人一旦拥有了名利,就变得患得患失,不愿再冒风险放手一搏。
4. 给下列语段空格处填写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春联,是文学殿堂里的一枝奇葩,它发自千人之心,出自万人之手,人们各展其喜才,各显千秋,___ 若大江东去,___如小桥流水,___如旭日喷薄,___似风拂杨柳。
A.豪放 婉约 粗犷 细腻 B.粗犷 婉约 豪放 细腻
C.豪放 细腻 粗犷 婉约 D.细腻 粗犷 婉约 豪放
5.对下列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掌上明珠:比喻父母特别疼爱小儿子,将之视为明珠 B.憔悴:形容人脸色不好
C.征兆:事情发生以后出现的迹象 D.踉踉跄跄:健步如飞的样子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江阴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B.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C.完善食品安全法规,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D.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
7.下列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排比)
B.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夸张)
C.桂林的山,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比喻 排比)
D.自山脚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树木,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拟人)
8.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B.诗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演化出许多不同的形式。诗、词、曲从文学角度看都是诗歌,但赋除外。
C.剧本通常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剧作家的舞台提示,一是人物自身的台词。
D.散文在写法上往往从细小处落笔,在细微的描绘中见精彩。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就采用了这样的写法。
9.《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初出茅庐第一次“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战役是:( )
A.火烧新野 B.火烧博望坡 C.安居平五路 D.火烧赤壁
10.下边诗句读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数 / 风流人物 / 还 / 看今朝 B.数风流人物 / 还看今朝
C.数风流 /人物 / 还看 / 今朝 D.数 / 风流人物 / 还看今朝
二、单选题(阅读与积累,共计30个小题,每小题 2分,共计60分)(请用2B铅笔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文言文积累阅读(11-30)
11.下面选项哪一个不是唐朝的边塞诗人代表( )。
A.高适 B.岑参 C.王昌龄 D.柳永
12.古文中的“谪”一般是指:( )
A.升职 B.降职 C.平级调转 D.文职转武职
13.“大李杜”是指:( )
A.李白、杜牧 B.李白、杜甫 C.李商隐、杜牧 D.李商隐、杜甫
14.下面选项中豪放派词人代表哪一项正确( )
A.苏轼、辛弃疾 B.苏轼、李清照 C.李清照、辛弃疾 D.辛弃疾、柳永
15.刘备死后,立谁为皇帝?( )
A.刘永 B.刘理 C.刘禅
16.下面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羽——过五关斩六将 B. 薛宝钗——葬花、焚诗 C.武松——景阳冈打虎 D.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17.相传我国古代能作“掌上舞”的人是:( )
A.杨玉环 B.貂蝉 C.赵飞燕 D.西施
18.“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汗青”特指:( )
A.史册 B.竹子 C.纸张 D.绢帛
19.《窦娥冤》的作者是:( )
A.关汉卿 B. 马致远 C.白朴 D.郑光祖
20.春蚕到死丝方尽,( )。
A.吾将上下而求索 B.蜡炬成灰泪始干 C.草色遥看近却无 D.天街小雨润如酥
21.枯藤老树昏鸦, ____________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 )
A.断肠人在天涯 B.小桥流水人家 C.沙场秋点兵 D.千里共婵娟
22.明月几时有,( )。
A.今夕是何年 B.又恐琼楼玉宇 C.把酒问青天 D.高处不胜寒
23.忽如一夜春风来,( )。
A.千金散尽还复来 B.千树万树梨花开 C.草色遥看近却无 D.病树前头万木春
24.千山鸟飞绝,( )。
A.独钓寒江雪 B.万径人踪灭 C. 花飘万家雪 D.红叶半江船
25.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
A.术业有专攻 B.学者必有师 C.传道授业解惑 D.朝闻道夕死可以
26.乱石穿空,( ),卷起千堆雪。
A.江山如画 B.惊涛拍岸 C.人生如梦 D.早生华发
27.接天莲叶无穷碧,( )。
A.竹外桃花三两枝 B.向阳花木易为春 C.映日荷花别样红 D.小荷才露尖尖角
28.( ),谁家新燕啄春泥。
A.红杏枝头春意闹 B.几处早莺争暖树 C.沉舟侧畔千帆过 D.万紫千红总是春
29.采菊东篱下,( ) 。
A.柴门闻犬吠 B.悠然见南山 C.沙场秋点兵 D.花飘万家雪
30.( ),此时无声胜有声。
A.大弦嘈嘈如急雨 B.泪眼问花花不语 C.大珠小珠落玉盘 D.别有幽愁暗恨生
(二)现代文阅读(31-4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1-35题
树祖(贾梦玮)
①我喜欢看树,特别是古树。每一次与古树相见,我总觉得是受了上天的眷顾与恩典,否则千载悠悠、芸芸众生,凭什么我们就能相见。那些古树,几百年、上千年地活在世上,那要经历多少、怎样的时光?与古树对视,树当然不会改变,但看得久了,看树的人不由自主地有了变化——当然是心理上的:人犹如此,树何以堪?人把自己看成了一棵树。
②树不再是“他”,而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你”。
③甘肃平凉多山,多树。平凉的树,都富生气,而且活泼可爱,那是因为他们的老祖仍健在。大大小小、老老少少的树们因此都是孩子:在老祖慈爱的目光下,他们都有小儿女的姿态。
④我们特地去拜望的这位树祖,被称为“华夏古槐王”,在甘肃平凉市崇信县铜城乡关河村。已是黄昏时分,我们登上半山腰,在开阔的山腰平地上,蓦然、蓦然见到他——只能是他,那是祖、是王!虽然他头上没有皇冠,但那巨大的树冠一下震撼了我——皇冠是人为戴在头上,而树冠再壮观,也是从自己的身体里长出来的。品种是国槐,主干胸围十米多,七八个成人才能合围,树冠东西、南北宽都将近四十米,占地面积近两亩。有八大主枝,相互交缠,基围最小的也有三米,最大的近五米。躯杆上还寄生着杨树、花椒、五倍子等树种以及小麦、玉米等多种植物。都是“啃老族”。
⑤据专家考证,他的年龄是三千二百岁。三千二百年前,那还是商周,不知秦汉,无论魏晋,更不要说唐宋元明清了,如今的我们要花好大的劲儿、用多种参照系才能想象他的“老”。关键是,他仍健康,枝枝叶叶沛然有生气。绕树三匝,因为他年事特别高,我心中凛然;因为他老,我又有在他跟前撒欢耍赖的冲动。我们都是树祖膝下的孩子。
⑥当地朋友在树祖跟前放了桌子、板凳,摆上了水果、瓜子、茶水,我们坐着看树。树祖已经成为独特的具体,有他的前世今生,成了相对于我的“你”。树也有自我意识吧,那样,我也可以妄想成为树祖的“你”,我和你!我用眼睛听你,用耳朵看你,并用“心”转换意念,揣摩你。
⑦想当年,不知是何人栽下了你,或者只是一只鸟遗落了一颗种子、无心长成了你?三千多年来,你经历了太多的朝代更迭,多少风雨、彩虹,那都不算什么。多少暴风、雷电、地震、山火、虫害,你是怎么活下来的?此处在半山腰,古代应该人迹罕至,人为破坏不易。雷电因旁有山峰,击中你的机会减少;扎根处在宽阔的平地,地震不能把你震塌。人心险恶,我们怎么想那恶、那险都不为过,你是如何逃过无数劫难,那些险恶心思因为什么未能落实?“高坡平顶上,尽是采樵翁。人人尽怀刀斧意,不见山花映水红”,你是怎样幸运地一次次躲过了刀斧之灾?根仍在汲取,叶仍在吐纳,空气和土壤一定是永不停歇地和你进行着交流互动。“南方水阔,北地风多”,一年又一年风的嘶吼,都未能拿你奈何。
⑧我就这样看着你,珍惜与你相处的短暂时光,虽然我根本没有资格跟你讨论“时光”。四周山峦逶迤,树木葱茏,山风来过,树声哼吼,贯通肺腑。懂树的朋友说,这里一定有充足的地下水源,你四处探路的根须早已与地下水源接通,至少三千多年来从未枯竭。
⑨古树从来不是孤独的,你一定不是单个的存在。崇信还有不少古树,五百岁以上的就有好几棵,写崇信的古诗词,有不少咏叹的是古树名木。这里的树活得长,有风气、有遗传。当地朋友介绍:在离古槐王直线距离不到两公里的地方还有一棵年龄相仿的国槐。大家都想去看看古槐王的这位兄弟。遗憾的是我乘坐的车开反了方向,天色已晚,错过了跟他见面的机会。去看了那棵树的朋友后来告诉我:大概是在历史上受了雷击,那棵树只有半个身子还活着,活着的半个身子倒也是生机盎然。我想,千百年来,你和这位“半身不遂”的兄弟,一定有着独特的信息系统,天上、地下,想必一直互通着信息。天上有风信、地下有根须的脉冲,你们并不寂寞。
(摘自《新华文摘》2021年第2期,有删改)
31.下面对于树祖的特征概况不正确的是:( )
A.高大 B.健康 C.古老 D.弱小
32.文章中对“树祖”的称谓先用“他”后来用“你”表达了作者对树祖的感情。下面哪个选项是错误的。( )
A.尊敬 B.依赖 C.敬仰 D.痛苦
33.⑦段中划线句子使用了修辞方法,下面哪个选项是完全正确的。( )
A.排比、拟人 B.比喻、夸张 C.对偶、排比 D.比喻、对偶
34.“树祖”的象征意义,下面哪个选项是错误的。( )
A.古树对儿女们慈爱,象征着老人对儿女的需要,依赖儿女的照顾;
B.古树历经风雨和灾难,仍坚强不屈,象征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
C.古树对儿女们慈爱,象征着老人对儿女的疼爱、无怨无悔地付出;
D.古树历经风雨和灾难,仍坚强不屈,象征着坚韧、执着,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
35.⑨段的“我想,千百年来,你和这位‘半身不遂’的兄弟,一定有着独特的信息系统,天上、地下,想必一直互通着信息。天上有风信、地下有根须的脉冲,你们并不寂寞”可看出( )。
A.树与树之间,都是独立个体。 B.树与树之间,也即人与人之间要兄友弟恭,相亲相爱。
C.树与树之间,各自生长。 D.树与树之间,也即人与人之间要边界分明,自生自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6-40题
清洁人生
①一只猫在阳光下清理自己。客厅东向阳台上,只有上午大约两三个小时的时间,能够照射到阳光。猫是非常守时的动物,总是在阳光最好的时候,跑到那里进行一天当中最重要的一次清洗工作。
②猫那么干净,每次抱完他,我还是会去洗手。
③我父亲是干净的。他的相貌是,他的生活是,他的爱情也是。我总想象父亲会在晴天的日子,把他唯一的白衬衫,洗得干干净净,晾晒在院子里的黑铁丝绳上。黑铁丝是脏的,他的白衬衫上总是会留下一道痕迹。我讨厌黑铁丝,但觉得那道痕迹并不影响父亲白衬衫的干净。
④母亲曾经告诉我,父亲常常给儿时的我洗澡。他把一个哭泣了一天的孩子,轻轻地放在温暖的水盆里,仔细地搓洗干净,用干燥的毛巾简单地一擦,放在棉被的中央。那时的父亲,最有父爱的样子。
⑤我父亲爱我母亲。这让我觉得他是干净的。我依然记得母亲的爱,荡漾在父亲赶集时为她挑选的那面圆圆的镶着银边的镜子里。爱会让一个人干净,哪怕他生活在被尘土、浓烟、粪坑味道包围的环境中,他也会散发着清洁的气息。
⑥我的父亲,有时候我想,他简直是我出生的那个村庄的一道闪电啊,他闪一下,那些细菌啊、蛇啊、虫子啊都统统不见了,然后那亮光缓慢地暗下来,暗下来,如同午后最后一抹阳光,温暖但不灼人。
⑦父亲变老了,他的眼睛失去了年轻时的光彩,动作也变得迟缓,但他始终坚持独自料理自己的生活,清洁、煮饭,把每一只碗都洗得瓷白釉细。闲下来父亲就会拿出母亲的镜子看得出神,有时还不知所以的微笑。
⑧有人说,我也像父亲一样爱干净,但我只穿白衬衫,喜欢明亮的地面一尘不染的豪华商场,热爱永远弥散着香水气味的酒店,喜欢用消过毒的白色杯子喝咖啡,一天当中二三十次洗手……可我的干净在父亲的干净面前显得那么卑微,什么时候才能做到,把这干净也洗掉呢?
⑨我拿这个问题去问猫,猫懒懒地看了我一眼,跑掉了。
36.下面选项对父亲的评价,哪一个是错误的。( )
A.父亲是个爱干净的人。 B.父亲是个爱孩子的人。 C.父亲是个软弱的人。
37.⑤段“干净”的含义是指:( )。
A.父亲对母亲的爱是纯净的。 B.父亲对孩子的爱是纯净的。 C.父亲是个有洁癖的人。
38.⑧段中“什么时候才能做到,把这干净也洗掉呢?”“干净”的含义是指( )。
A.我也像父亲一样热爱母亲。 B.我也像父亲一样热爱孩子。 C.是指我内心追求的世俗的东西,如虚荣、享乐等。
39.对④段划线句子的分析,哪一项是错误的。( )
A.运用了动作(细节)描写,通过“放”“搓洗”“擦”等动词生动传神地写出了父亲对孩子的疼爱,细心的照顾。
B.运用了动作(细节)描写,通过“放”“搓洗”“擦”等动词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父亲干净、爱孩子的特点。
C.运用了动作(细节)描写,通过“放”“搓洗”“擦”等动词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父亲性格上小心翼翼、畏手畏脚的特点。
40.文中“猫”这一角色的作用哪一项是错误的。( )
A.用猫爱干净的特点引出父亲的爱干净,为下文做铺垫;
B.猫在文中只是作者家中有这只猫;
C.结尾对猫的发问,是我的深刻反思,用猫的不屑暗示出我要去掉虚荣(享乐、浮华)等杂念。
三、写作( 60 分)(请用黑色签字笔将作文写在作文答题卡上)
在你的生活中一定出现过这样的人,虽然不为人关注,但他们的精神闪耀着光芒,打动人心!他们也许是你的亲人,也许是你的同学,也许是陌生人……
请以“闪光如你”为题,讲述你亲历的关于他(她)的故事,写出他(她)的精神。
要求:①不少于500字。②不得抄袭、套作。③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