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先登录
如果我们符合您的基本报考要求,您可以点击关注,第一时间获得我院最新招生动态!
咨询
录取率
来源:学校官网 作者: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时间:2025-03-27 浏览量:24
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始创于1998年,是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高等职业学院。学校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秉承“报国利民、以技立身”的办学愿景,致力于建设“辐射南亚东南亚的高水平职业大学”。学校以“一切为了师生的全面发展”为文化基因,着力打造“鸟语花香、欢声笑语”的人文氛围,让每一位师生在和谐、美丽的校园中成长与绽放。
学校坐落于美丽的昆明市滇中新区(嵩明职教新城), 在校师生约10700人,二十多年来,学校陆续为社会输送了近十万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办学质量和社会声誉也在办学实践中获得社会和家长认可。
学校先后获得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云南省特色骨干高职院校、云南省优质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云南省“文明学校”和云南省民办教育优秀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是教育部“AI 人工智能学院”试点单位和首批“鲁班工坊”联盟成员;2020年,学校被列为国家首批100所毕业生就业布点监测的高校;2022年,学校入选“云南省省级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双高建设单位,牵头组建的云南经贸外事职业教育集团也入围国家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2023 年,获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校友会网发布的2024中国高职院校排名等榜单,学校在全国高职院校中排名57位,蝉联云南省民办高职院校第一名,同时被评为“中国高水平高职院校”。
办学27年来,学校始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职业教育方针及政策,坚持学校的发展定位、发展思路、发展原则,走规范办学、内涵发展,在办学实践中不断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向着“高水平”职业大学迈进。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责任,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切为了师生的全面发展。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按照新职业教育法带来的新动力、新方向、新发展形势,我们坚信,我们一定能办一所人民满意、教学质量高、能很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办学特色鲜明、校园环境优美、充满鸟语花香和欢声笑语的高水平职业大学。"
2019年8月16日,以“ 峥嵘七十载,洞见新未来”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国行业影响力品牌峰会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学校入围“2018-2019中国影响力品牌榜”,学院董事长肖薇荣获《逐梦年代》特别节目特约嘉宾荣誉,学院被授予《逐梦年代》特别节目特别合作伙伴荣誉。
中共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委员会是学校事业发展的政治核心,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学校党委严格按照党章和上级党组织要求,建立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下设直属党务机构、基层党组织及群团组织,形成完善的党建工作网络。直属党务机构涵盖党政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等职能部门,基层党组织按教学单位设立,全面覆盖各二级学院,确保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为不断丰富学校党组织活动,学校持续加强党组织阵地建设,目前有集党建书屋、党群活动室、党员学习室、学生事务大厅为一体的党群活动中心一个,党史学习馆一个,各党支部党员活动室若干,为学校各基层党支部开展丰富多彩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提供必要场所,围绕“一站式社区”建设,学校党委将党团活动室建设到学生社区,既是丰富党团组织活动的重大举措,也是推动党员师生为群众办实事的有力抓手。
“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建设单位
云南省高校“一流党建”示范师生党支部
云南省高校“一流党建”示范双带头人工作室”
聚焦实践育人,拓展育人阵地。坚持立德树人主线,以“3+1”基地建设为抓手,推进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基地——三全育人教育基地
教育实践基地——思奇哲学书苑
教育实践基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
与嵩明县杨林镇党委结成党建联盟建成校外教育实践基地
党支部 2023年获评云南省第五批高校“示范师生党支部”
党支部书记朱岚认定为“示范双带头人工作室”
2024年被教育部选树为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建设单位。
党支部《“一二三四”齐步走打造基层党建新模式》的案例入选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主编的《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典型案例选编》。
在技能大师工作室
沉浸式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马薇,声乐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演员,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舞台表演艺术家,云南省通俗歌曲演唱理论的开创者和代表性人物。
工作室开设声乐、舞蹈、表演等专业课程,2017年成立至今,累计指导学生700余人。带领我校专业师生在全省范围内参加各类大赛与非物质文化传承方面的宣传教育活动,参赛作品屡获佳绩。
工作室负责人刘也涵,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际陶艺家协会会员、云南省美术家协会陶瓷艺委会副主任;云南省陶瓷工艺美术大师,云南省陶瓷书画研究会会长。
云陶陶艺工作室由国家级工艺美术师、云南陶艺大师共同组建,传承精湛技艺,大师们用硬招绝活播技能种子,将工匠精神融入学生学习、生活中,在陶艺馆,师生可以体验拉坯、塑形、创作、陶器工艺品等个性化的陶艺制作和产品研发,激发创造意识,认识传统文化,发展实践能力。
工作室负责人李海波,国家一级茶艺技师、国家一级评茶师、国家级质量督导员、国家级茶艺大赛裁判、国家评茶大赛裁判、茶艺实训指导师(OSTA)、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茶艺高级考评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评茶高级考评员。
工作室面向学校师生开展培训、研修、攻关、交流等活动,培养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茶文化的传承人,举办有关工种的职业技能等级鉴定的活动。
工作室负责人蒲洪, 从事面塑技艺三十余年,2021年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嵩明面塑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2025年1月被评为县级汉族刺绣非遗传承人。
面塑艺术馆以面塑为切入点,传播非遗技艺,面塑承文化,指尖传非遗。开展培训、研修、攻关、交流等活动。
工作室主持人胡荣,擅长并专注于传统旗袍、彝族刺绣及蜡染工艺。师从于油画家相晏民、尧琳和国家级彝族刺绣传承人普玉珍及民国旗袍传承人金梅老师等。2025年1月被评为县级刺绣传承人。
◆在“金平果”发布的2024年高职专业竞争力排行榜中,我校位列全国高职院校452名,相较于去年上升了4名, 我校教育学院中文专业荣获全国第三的佳绩
◆校友会 2024 年中国高职院校排名第 57 位,同时被评为“中国高水平高职院校
◆ 2023 年 11 月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确定为第二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
◆ 2023 年 7 月在软科中国高职院校排名中国民办高职院校排名中排名 17 位
◆ 2023 年 6 月建筑工程专业群教学团队成功入选云南省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 2023 年 4 月在 GDI 高职高专排行全国民办百强高职院校中排名第 58 位,蝉联云南省民办高职院校排名第一
◆ 2023 年 4 月 7 个项目获批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第二期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立项
◆ 2023 年“金平果”中国高职院校竞争力排行榜,我校进入全国民办高职 20 强,云南财经类高职院校第三名
◆ 2023 年 1 月我校入选首批云南省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培育单位
◆由我校参与申报的土木建筑大类土建施工类专业成功入选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
◆ 2022 年 7 月第八届“互联网 +”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云南省决赛中荣获 3 个金奖、1 个银奖、4 个铜奖
◆ 2022 年 6 月云南省第十届“挑战杯”·动感地带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 2 个金奖、1 个银奖、3 个铜奖、5 个优秀奖
◆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成功入选第一批云南省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培育单位
◆ 2022 年 1 月荣获 2021 年度“中国双创创业创新典型示范高校”
◆ 2022 年 1 月学校获得了“第一届云南省教学成果奖(职业教育)一等奖”
◆ 2021 年 12 月学校杨林校区厚德楼、明德楼建设项目荣获昆明市优质工程“春城杯”一等奖
◆ 2021 年学校入选“云南省省级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双高建设单位
◆ 2021 年云南经贸外事职业教育集团入围国家级第二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
◆ 2021 年云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荣获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4 项,三等奖 5 项
◆第七届云南省“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 3 金 4 银 9 铜
◆ 2021 年 3 月《高等职业院校“产教赛创”融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获批国家教育部立项,是云南省唯一获批立项课题
◆ 2020 年云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斩获一等奖 3 项,二等奖 8 项,三等奖 8 项
◆第六届云南省“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斩获 1 个金奖、5 个银奖、5 个铜奖及优秀组织奖
◆ 2019 年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入围“2018-2019 中国影响力品牌榜”
◆ 2019 年国家级一类竞赛“三区三州”职业技能大赛斩获 1 银 2 铜,系本次国赛民办院校获奖数量第一
◆ 2019 年云南省第一届大学生田径锦标赛暨 2020 年全国学生运动会田径比赛(大学组)选拔赛荣获 3 金 1 银 6 铜
◆ 2019 年获批云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 9 个示范项目
★教育部首批“鲁班工坊”建设联盟发起单位
★云南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理事单位
★云南省首家民办院校侨联单位
★首批“中国一东盟千校合作计划”项目单位
★云南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理事单位
★澜湄职业教育联盟理事单位
★中德职业教育联盟单位
★中德职业技术教育网对德合作试点示范单位
★昆明市首个侨文化研学基地
★侨联五洲·同根文化交流研学基地
★马来西亚国际文化教育交流服务
★具备留学生招生资质,已通过外国留学生教学管理评估
★主持并参与非洲国家职业标准开发项目4项,均已认证。冈比亚1项:测绘技术员(NTA5);坦桑尼亚3项:烹饪技术员(NTA4)、大数据技术员(NTA5)、婴幼儿托育师(NTA4)
★与勐腊职中签署边境教育战略合作协议,在憨口岸建设“口岸经济学院”
★已在老挝、缅甸挂牌“澜湄工坊·职教出海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开展“中文+职业技能”培训(新增)
与加拿大堪诺多文理学院、泰国清迈大学、马来西亚城市大学合作共建
来自不同国家的外籍留学生,在学校感受浓厚的中国文化。
2020年,学校入选教育部“AI+ 智慧学习”人工智能学院项目试点和教育部首批“鲁班工坊”联盟成员单位。
2023年,马来西亚驻昆明总领事馆授牌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仪式暨“飞越海峡·邂逅马来”游学文化活动颁奖仪式在马来西亚国家形象馆举行。
2023年“侨连五洲·同根文化”授牌昆明市首个侨文化研学基地。先后有来自世界多个国家的华裔少年来校度过愉快的研学之旅。
2025年,由缅甸酒店与旅游部、曼德勒福庆学校孔子课堂、曼德勒缅中友好协会共同主办的“中华厨艺培训”项目在缅甸曼德勒和内比都启动。学校烹饪专业教师受邀赴缅,为当地餐饮与酒店服务行业从业者提供滇菜烹饪技能培训。
建筑工程专业群
文化艺术专业群
信息技术专业群
数字商贸专业群
康养专业群
医技专业群
智能制造专业群
旅游专业群
学校始终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主线,紧扣“三个定位”,锚定云南“3815”战略发展目标,面向云南省重点产业设置专业,构建8个对应区域产业需求、核心专业引领、群内专业功能明确、资源高度共享的专业群体系,即建筑工程专业群、智能制造专业群、旅游专业群、康养专业群、医技专业群、信息技术专业群、数字商贸专业群、文化艺术专业群,形成对应区域产业需求、核心专业引领、群内专业功能明确、资源高度共享的专业群体系,并健全对接产业、动态调整、自我完善的专业群建设发展机制,促进专业资源整合和结构优化,发挥专业群的集聚效应和服务功能,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全方位融合,培养“动手能力强、上手快、下得去、留得住”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目前,建成国家高水平骨干专业2个,省级高水平骨干专业5个,国家级示范性职教集团培育单位1项,教育部“鲁班工坊”联盟首批成员单位,国家级“AI+ 智慧学习”共建人工智能学院1项,国家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省级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训中心2个,省级校企合作典型3项,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项并通过验收,16个专业被确定为云南省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项目,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1个,1+X 证书试点项目20个。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智能建造专业委员会委员单位
全国智能建造产教联盟理事单位
国家数字建筑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理事单位
国家工业软件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
云南建筑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理事长单位
建筑工程学院累计投入资金2460余万元,建成了云南现代建筑产业实训基地。该基地包含一个建筑工程实训管理与资源共享平台和四个实训教学区,共计21个专业实训室(中心)。学院与云南建投、北京城建等省内外企业合作,共同建立了30余个校外实训(人才培养)基地,有效保障了学生的岗位实习和优质精准就业。历年来,学院就业率超过98%,专业对口率超过85%
国家骨干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工程造价专业
云南省“双高”建设项目高水平专业群:建筑工程专业群
云南省高水平骨干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工程造价专业
云南省示范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建筑工程虚拟仿真实训中心
云南省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项目:工程造价专业、工程测量技术专业
招生留学生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云南省第二批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筑工程专业群教学团队
国家级技能竞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8项
省级技能竞赛:一等奖14项,二等奖22项,三等奖22项
云南省高校“一流党建”示范党支部
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全国学前创新教育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产教融合共同体(常务副理事长单位)
马薇艺术大师工作室经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参与开发托育师4级职业标准和教学标准纳入坦桑尼亚国家职业标准体系
全国学前创新教育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产教融合共同体常务副理事长单位
《婴幼儿生活照料》认定为云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学前教育专业立项云南省现代学徒人才培养项目,人才培养质量逐年提升
师生在省级以上各类比赛获奖40余项,其中一等奖11项
师生完成科研教改项目一百余项
云南省高校“一流党建”示范党支部
云南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
云南省电子商务产教融合共同体
教育部甲骨文 OAEC 人才协同共建企业
ACAA 认证考试中心
工业和信息化火塔养工程培训基地
百蝶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示范基地
云南省连锁经营协会会员单位
1+X 企业纳税精细化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优秀考核站点
1+x 财务数字化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示范性考核站点
国家级二等奖5项,三等奖6项,优秀奖1项
省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7项,银奖1项,铜奖1项,优秀奖2项
国家级指导教师二等奖1项,三等奖7项
省级指导教师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2项
云南省第一届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云南省高校“一流党建”示范党支部
云南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
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
获评云南省高校一流示范党支部
获评云南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
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列入云南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骨干专业立项建设名单,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省级优质校建设专业
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等四个专业成功申报云南省省级现代学徒制建设项目
金工实训基地获评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汽车快修及美容生产性实训基地获评省级生产性实训基地;汽车快修及美容生产性实训基地获评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
教师团队在云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荣获二等奖1项。学生在国家级各类竞赛中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在省级各类竞赛中获得一等奖5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8项 ; 在历年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省赛金奖1项,银奖3项,铜奖5项
云南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
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
国家一类技能竞赛优胜奖1项;国家三类学生技能大赛三等奖1项
省级教师教学能力竞赛荣获二等奖6项、三等奖13项
省级学生技能大赛荣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
省级教师教学能力竞赛荣获二等奖6项、三等奖13项
学生技能大赛荣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
护理专业为云南省特色骨干专业
药学专业为云南省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高水平专业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为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就业典型专业
医学美容技术专业为产教融合,校企联合培养特色专业
云南省烹饪协会副理事单位
云南省餐饮与美食行业协会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单位
烹饪工艺与营养、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专业作为云南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建设专业
烹饪工艺与营养、应用泰语专业分别列入云南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骨干专业
云南省烹饪技能竞赛中,荣获总成绩第一、第四、第五名
教育部“AI+ 智慧学习”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建设项目立项院校
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副会长单位
全国数字技术创新产教融合共同体理事单位
中国人工智能艺术教育协同创新平台首批会员单位
人工智能学院被认定为教育部“AI+ 智慧学习”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建设项目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为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建设项目
人工智能学院教师取得云南省职业技能大赛教学技能大赛省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4次
人工智能学院学生在云南省职业技能大赛中荣获省级二等奖3次、三等奖5次,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能力挑战赛国赛三等奖1项、省赛一等奖2项,全国大学生设计大赛省级一等奖1个、二等奖10个
人工智能学院教学团队荣获2023年云南省民办教育优秀创新团队
《信息技术》教材荣获云南省民办教育协会科研成果一等奖
主持完成坦桑尼亚国际职业标准大数据技术员5级的开发工作,并通过验收
人工智能学院常务副院长宋林被云南省委省政府评为云南省优秀教师
“课赛”近三年,先后获得各类比赛奖项100余项
其中,国家级30余项省级70余项
公共基础学院成立于2013年(前身为基础教学部),负责公共基础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科研队伍建设等工作;学院内设6个教研室,涵盖了信息技术、数学、语文、英语、体育、历史、劳动教育等7类课程。将“课”与“赛”有机融合。
学校按专业群建设共有实践基地111个,其中,省级以上实践基地15个,有6个在省内独具特色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2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1个省级创新创业中心(孵化园)。
学校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对接云南省产业发展定位,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原则,构建了德技双馨一体化育人体系,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基于社会需求调研和对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参照有关职业标准、行业标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将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整合重组,设置职业教育课程,构建了“基本素质课程 + 专业基础学习领域课程 + 专业学习领域课程 + 选修课+ 专题讲座”的课程体系,积极推行“1+X”证书制度,将 X 证书职业技能标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融入课程,优化教学内容,推动“岗课赛证”融通。学校先后申报成功20个“1+X”证书制度试点,覆盖40个专业,专业覆盖率88.9%。
同时探索形式多样的基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人才培养途径及质量评价体系,积极开展烹饪工艺与营养、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2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并通过验收,申报成功工程造价、工程测量技术、学前教育、电子商务、机电一体化技术16个省级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项目。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切实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切实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现代学徒制订单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把生产流程搬进校园建工厂、将教学延伸到企业进车间,使教学在真实工作场景、真实工作流程、真实产品生产加工的“三真实”生产管理环境下进行并实现有效翻转,让企业生产技术人员作为师傅或导师、学生作为准员工或学徒,建设形成紧密的现代学徒关系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和开发教材、共同组织教学、共同开展人才培养评价、共同指导学生创新创业与就业、共同进行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共同进行产品设计与加工,建立形成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和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机制。
学校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面向云南省八大重点产业和世界一流“三张牌”的发展定位。
聆听来自勇敢者的声音
坚定人生理想
史光柱,云南马龙县人,1963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原中国人民解放军77283部队原副政委,大校军衔退休,对越自卫反击战一级战斗英雄。先后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深圳大学文学学士。当代著名诗人、作家、音乐家、优秀党员。“战斗英雄”史光柱做客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为全校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课后,史光柱老师接受了我们的专访,讲述了从战斗英雄到盲人作家的故事……
他说:“ 我是一个战士 , 以笔代枪守住自己的阵地”
油画《信念》的人物原型
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德育导师
金飞豹,云南省政协常委、民进云南省会员、中国探险协会常务副主席、秘境百马创始人、著名探险家、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奥运旗帜带上珠峰的人,是穿越撒哈拉大沙漠及格陵兰群岛的中国第一人,是一名金牌策划师,先后荣获“中国金牌策划专家”、“中国商务策划创新人物大奖”、“中国百位策划品牌人物”等,是一位友谊信使,带领自行车队纵贯东南亚六国,环绕台湾,横穿美国,将友谊信件送达多个城市,作为公益大使,他心怀敬畏,用实际支持公益事业,发起“清洁珠峰”全世界的著名环保活动,云南无偿献血公益大使,云南省禁毒宣传形象大使。
他说:“ 用梦想点亮人生”
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德育导师
杨孟衡,云南宜良人,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7岁时因高压电击失去双臂,10岁时成为运动员,19岁时以宜良县文科状元的身份考入中山大学,后又在云南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又考上了剑桥大学研究生。
2023年8月31日,杨孟衡受邀来到学校,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坚韧顽强的生命意志、追逐梦想的不懈斗志为大家带来一场意义非凡、震撼人心的精彩演讲。他说:“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想,就能做到。”以脚执笔,为经外师生题字“自强者胜”,激励师生们“推着石头向山顶走去”。
他说: “ 自强者胜”
学校团委精心组织校园文化活动,鼓励大学生加入合适的学生社团,例如:威风锣鼓队、瞬影社、茶艺社、承礼社、跆拳道社等极具特色的学生社团,精心创建“一院一品”文化活动,打造经外专属品牌特色校园文化。
近几年共取得国家级创新创业奖项31项,省级创新创业奖项70余项。基于“螺旋式五位一体”的双创育人模式,学校2021年届毕业生创业率1.1%、2022届毕业生创业率为1.6%,2023届毕业生创业率为6.16%,实现三连升,远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的0.8%。2023届毕业生创业率超过了2.75%,2024届毕业生创业率为7.47%,在全国高校中居于前列。
学校建有两个体育馆,一个标准足球场,三个室外篮球场,配有大型学生活动中心、多功能报告厅等,提供学生充足的休闲娱乐空间。学校现有2个生活超市,面积约2000平米。并设有文创馆、咖啡馆、台球厅等,为广大师生业余时间提供更多文化娱乐选择。
学校校园绿化面积40% 以上,现有春雨湖、夏荷湖、秋月湖、冬恋湖、天鹅湖5大景观人工湖,3大学生休闲森林公园区,四人间、六人间、八人间实行宿舍“六 T”标准化管理,配备全套住宿家具,个性化配置共享洗衣机、净化直饮水,实行人脸识别、智能打卡等智校园配备有医务室、菜鸟驿站、校园摆渡车等各类服务项目。 学校现有2个综合性餐厅,面积约12000平方米,可保障万人以上同时就餐。食堂按照明厨亮灶标准配建,全程实行“六 T”实务管理,定期举行师生监督专题活动。全国各地风味美食,365天用餐不重样。
1.学校每学年奖励、资助学生 15000 余人/次,奖助金额 4000 余万元。发放勤工俭学资金 45万余元,切实发挥勤工助学制度在学生资助中的作用。另外,学生还可以获得以下国家级、省级、校级设定的各种奖励:
2.除省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以外,学校还设立校级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德智体能单项奖”和“优秀毕业生”等奖项;
3.学校统一为学生购买医疗保险,学生看病、住院享受费用报销;
4.学校对家庭困难的学生精准资助到位,提供勤工助学岗位;
5.家庭困难的普通高校新生和在校生,可在户籍所在县(区)办理助学贷款,贷款额度: 20000元/学年。
按国家2025年春季(职教)高考招生有关规定进行报名、体检、考试、填报志愿、投档录取。
一、根据考生类别所填专科志愿、德智体全面考核、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的原则,由省招生考试院统一投档,我校择优录取。
二、属下列情况的考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1.有文艺特长(如器乐、舞蹈、书法、绘画、声乐等);
2.有体育特长(如球类、田径等);
3.高中(中专、职高、技校)阶段获得州(市)级以上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称号;
4.高中(中专、职高、技校)阶段获得州(市)以上科技发明创造奖、州(市)以上单学科竞赛优秀奖;
5.思想品德好,有突出事迹。
三、有加分的考生我校认可加分后总成绩。
四、为确保录取,请在专科第一志愿栏(A 志愿)填报我校(学校云南省代码:5359)。
五、已填报我校的考生,请密切关注我校招生动态(及时登陆我校网站查询或与我校招办及招生负责老师保持联系),我校将在省招生考试院规定的时间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录取、补录。
一、考生在学校(报名确认点)统一组织填报志愿及补报志愿时,专科批次第一志愿填报我校。
二、在线报名
1. 登陆我校网站:http://www.ynjw.net/,通过网上报名系统报名
2. 通过电子邮箱报名:542791561@qq.com
三、电话报名
0871-68586688、68586166
68586366、68586788
四、学校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职教新城长松园 1 号路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