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先登录
如果我们符合您的基本报考要求,您可以点击关注,第一时间获得我院最新招生动态!
咨询
录取率
来源:学校官网 作者:河南经贸职业学院 时间:2025-03-13 浏览量:28
根据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对口升学考试方案及考纲的要求,参照《河南省2023年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进入普通高校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考试科目表》科目命题并制定考试大纲。考试目标是了解学生在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操作基本技能等各方面所具备专业综合技能水平和专业素养。重点考察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职业综合素养等内容。
第一部分:旅游产生与发展
(一)考试目的
本部分内容重点对旅游的产生、发展和现状,阐述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旅游活动的影响以及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通过本章考试,考查学生对旅游产生、发展和现状的掌握情况。
(二)考试参考内容
1.识记各时期与旅游活动相关的代表性人物、重大事件及其意义。
2.掌握旅游的产生、发展历程、现状与未来趋势。
3.了解科学技术发展对旅游活动的影响。
4.掌握现代旅游业迅速发展的特征与原因。
5.了解我国旅游的发展历史;理解旅游发展的未来趋势。
6.了解此部分内容所涉及的其他相关知识。
第二部分:旅游活动
(一)考试目的
本部分内容包括旅游活动的界定、类型和性质,并阐述了现代旅游活动的特点以及测量旅游活动发展状况的指标。通过本章考试,考查学生对旅游活动的概念、基本特征、构成要素与划分掌握情况;考查学生对现代旅游活动特点、发展状况的理解程度。
(二)考试参考内容
1.识记旅游和旅游活动的一般概念;掌握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
2.理解旅游活动的要素及内涵;掌握并运用旅游活动的划分方法。
3.识记现代旅游活动的新特点,并能分析其形成原因。
4.掌握并分析旅游活动时空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和原因,并能加以运用和分析实际问题。
5.理解旅游活动发展状况的基本测量指标。
6.了解此部分内容所涉及的其他相关知识。
第三部分:旅游者
(一)考试目的
本部分内容对旅游者概念、旅游者产生的条件、旅游者类型及其需求特点等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通过本章考试,考查学生对旅游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参考内容
1.识记国内外关于“旅游者”的界定,掌握我国对于入境及国内旅游者的界定和统计范围。
2.理解马斯洛需求理论的内涵;掌握旅游者的需求状态与特点。
3.理解并掌握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主、客观因素。
4.掌握旅游者购买行为、购买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5.识记不同类型旅游者的划分方法及其行为、需求特点。
6.了解此部分内容所涉及的其他相关知识。
第四部分:旅游资源
(一)考试目的
本部分内容对旅游资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并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等问题作了专门论述。通过本章考试,考查学生对旅游资源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参考内容
1.识记旅游资源的概念、特点和价值决定;掌握旅游资源的不同分类方法。
2.理解并掌握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内容;了解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3.理解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原则,具备运用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4.理解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掌握旅游资源保护的原则和措施。
5.了解此部分内容所涉及的其他相关知识。
第五部分:旅游业
(一)考试目的
本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旅游业的概念、旅游业的作用、旅游业的性质和特点,并对旅游业的主要构成要素(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交通等)作了初步阐述。通过本章考试,考查学生对旅游业的构成及其主要要素的掌握程度,以及旅游服务过程中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参考内容
1.识记旅游业的概念及组成;理解旅游业的性质、特点和作用。
2.掌握国内外旅行社的分类;了解旅行社在旅游业中的作用及经营业务。
3.掌握旅游饭店的组织机构、主要岗位、类型划分、星级评定及相关标准。
4.掌握旅游饭店前厅部、客房部、餐饮部等部门的相关知识、服务流程、规范与要求。
5.了解旅游交通的任务与作用;掌握主要旅游交通形式及优缺点。
6.识记旅游景点定义;掌握旅游景点作用和类型划分。
7.识记旅游产品的概念;掌握旅游产品的组成、特点和作用。
8.理解旅游产品质量管理途径,并能加以运用和分析实际问题。
9.了解此部分内容所涉及的其他相关知识。
第六部分:旅游组织
(一)考试目的
本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旅游企业的内部组织和外部组织的内涵;阐述政府对旅游发展的干预,在对国内旅游组织及职能进行说明的基础上,介绍了相关国际旅游组织及职能。通过本章的考试,考查学生对旅游组织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考试参考内容
1.识记旅游企业的内部组织机构建立及其岗位职责划分。
2.掌握我国的旅游组织及职能,了解政府发展旅游的动机和干预旅游发展的手段。
3.识记我国重要的旅游行业组织的名称、成立时间和主要贡献。
4.识记国际旅游组织及与国际旅游组织的成立时间、总部所在地,了解其职能作用。
5.了解此部分内容所涉及的其他相关知识。
第七部分:旅游市场
(一)考试目的
本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旅游市场的概念、营销任务、营销观念;分析旅游者购买行为;对旅游市场营销环境进行分析;阐述旅游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等内容。通过本章考试,考查学生对旅游市场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参考内容
1.掌握市场及旅游市场的概念;掌握市场营销的任务。
2.理解旅游市场营销观念及其发展历程。
3.掌握旅游市场营销环境的分类和主要影响因素。
4.理解旅游消费者购买行为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5.掌握旅游市场调查的相关知识;具备一定的市场调查能力。
6.掌握旅游市场细分的概念、作用、细分标准和方法;掌握目标市场策略。
7.掌握旅游产品的整体概念,旅游产品分类;理解掌握旅游价格的制定和价格策略;掌握销售渠道的相关知识。
8.掌握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策略、新产品策略和产品品牌策略。
9.掌握旅游促销方式:旅游广告、人员推销、营业推广和公共关系相关知识。
10.了解此部分内容所涉及的其他相关知识。
第八部分:旅游影响
(一)考试目的
本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旅游对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方面的影响以及旅游与上述三方面的关系。通过本章考试,考查学生对旅游影响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分析处理相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参考内容
1.理解并掌握旅游对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方面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2.识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内容。
3.掌握旅游承载力及其相关概念。
4.能够运用旅游承载力理论分析实际问题。
5.了解此部分内容所涉及的其他相关知识。
第九部分:旅游心理学概述
(一)考试目的
本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旅游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旅游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旅游心理学研究的意义和方法以及心理学的基本知识。通过本章考试,考查学生对旅游心理学学科知识和心理学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考试参考内容
1.了解旅游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2.理解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目的。
3.掌握心理学的基本内容。
4.能够灵活运用旅游心理学的各种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第十部分:旅游者心理
(一)考试目的
本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旅游知觉、旅游者的个性、旅游者的态度、对旅游者人格的认识、旅游者的情绪情感、旅游者的消费决策。通过本章考试,考查学生对旅游者心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初步具备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参考内容
1.了解旅游知觉的内容和特性,掌握影响旅游者知觉的各种因素,掌握旅游者对旅游条件的知觉特点。
2.掌握旅游者的个性包括:需要、兴趣、动机、气质、性格。
3.了解态度的含义,掌握旅游者态度改变的规律。
4.掌握人格的含义以及代表性的人格理论。
5.了解情绪情感的内容和特点,理解情绪理论。
6.掌握旅游购买决策的过程。
第十一部分:旅游企业员工心理
(一)考试目的
本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旅游企业中的人际关系、旅游企业员工的心理保健。通过本章考试,考查学生对旅游企业员工心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考试参考内容
1.了解人际关系的含义、功能;掌握影响旅游企业人际关系的要素。
2.了解人际吸引假设,掌握在旅游服务中提高人际沟通的技巧。
3.掌握旅游企业员工的心理素质,培养良好的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
4.理解压力的来源,影响压力的因素,压力导致的后果及其管理,掌握挫折的产生及行为反应,挫折管理的方法。
第十二部分:旅游服务心理
(一)考试目的
本部分内容主要包括酒店服务中的功能服务和心理服务、导游服务心理、旅游商品服务心理、旅游售后服务心理。通过本章考试,考查学生对旅游服务心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如何为旅游者提供良好的心理服务的能力。
(二)考试参考内容
1.了解旅游服务的内容和特点。
2.掌握旅游服务语言的心理功能和特性。
3.掌握酒店与导游服务心理、旅游商品服务心理和旅游售后服务心理。
4.理解尊重服务的内容和服务策略。
5.掌握旅游者投诉的原因和心理。
三、考试形式
专业技能测试主要采取机试的方式考试。总分4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四、考题形式
试题分为:判断题(150分);单项选择题(180分);多项选择题(120分)三种题型。共计450分。
五、考试样题
一、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请在括号内打√号,错误的打×号;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3分,共150分)
( )“钱”和“闲”是实现旅游的先决条件,所以具备二因素的人就可以成为旅游者。
二、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3分,共180分)
( )下列旅游资源属于历史文化遗址旅游资源的是。
A.焦作云台山;B.春城昆明;C.上海迪士尼;D.龙门石窟
三、多项选择题(有两个及以上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4分,共120分)
旅游心理活动的内容包括( )
A.能力; B.需要; C.认识; D.情感; E.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