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先登录
如果我们符合您的基本报考要求,您可以点击关注,第一时间获得我院最新招生动态!
咨询
录取率
来源:学校官网 作者:河南经贸职业学院 时间:2025-03-13 浏览量:23
根据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对口升学考试方案及考纲的要求,制订本次考试大纲。考试目标是了解学生在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等方面所具备基本技能水平和专业素养。重点考察学生对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基础会计知识的掌握及其实务处理能力。
专业技能测试考试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专业基础知识,第二部分专业基本技能。
1.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
(1)财政基本理论:财政的含义和基本特征;公共产品和公共财政;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及政府干预经济的主要手段;财政的职能。
(2)财政支出:财政支出的含义;财政支出的分类构成;购买性支出的含义、性质、内容和经济意义;转移性支出的含义、性质、内容和经济意义。
(3)财政收入:财政收入的含义和主要分类;财政收入结构;税收的含义、特征及我国现行税种的分类;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流转税、所得税的纳税人、征税范围等;非税收入的管理要求;国债的概念、作用、类别、发行方法等。
(4)国家预算:国家预算的定义及分类;国家预算级次的划分和构成;国家预算的编制、执行和决算程序;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基本内容;我国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的内容。
(5)政府采购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政府采购的概念、原则;政府采购的内容、执行模式和方式;政府采购的基本流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构成;国库集中收付方式和程序。
(6)金融基础:货币的概念、职能;货币制度的内容;我国货币制度的内容;信用的含义,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和信用工具;利息和利率;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概念、成因、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及治理对策。
(7)金融机构体系:金融机构的概念和分类;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及其他业务;商业银行的职能和主要业务;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分类及相应的业务范围。
(8)金融市场:金融市场的概念及其重要性;金融市场的分类、构成要素和功能;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概念、特点和构成;股票、债券等常见金融工具的概念和特征。
(9)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目标;财政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工具的特点;不同政策的经济背景,不同政策工具的操作对经济的不同影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同的组合,以及每种政策组合的适用条件和对经济的影响。
2.基础会计
(1)会计基本理论:会计的概念;会计基本职能和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核算的基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职业道德;会计要素计量属性及其应用原则。
(2)会计要素及其确认条件: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要素的确认;会计等式;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3)会计科目与账户:会计科目及分类;账户及账户结构、账户分类。
(4)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概念;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结构;会计分录;试算平衡;借贷记账法在经济业务中的运用。
(5)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会计凭证的种类;原始凭证的种类、填写要求及审核;记账凭证的种类、填制要求及审核;会计账簿的种类;会计账簿的登记;对账和结账;错账更正。
(6)财产清查:财产清查种类;财产清查的盘存制度;财产清查方法;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库存现金、存货、固定资产等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7)财务报告:财务报告概念及其内容体系;资产负债表的作用、结构原理、内容及其编制方法;利润表的作用、结构原理、内容及其编制方法。
(8)会计账务处理程序: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9)会计工作规范与会计档案: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会计岗位责任;会计工作交接;会计档案。
主要考核学生专业基本技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能核算企业资金筹集、采购、生产、销售、经营成果等主要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2.能处理企业财产清查的结果,编制会计分录;
3.能对错账进行更正;
4.能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
专业技能测试主要采取机试的方式考试,总分450分,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专业基础知识,包括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150分,基础会计基础知识200分;第二部分专业基本技能,主要考察基础会计实务技能100分。
专业技能测试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过程中,学校提供演草纸,学生自带水笔,使用电脑自带计算器。
第一部分专业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
第二部分专业基本技能:会计分录题。
第一部分 专业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1.企业对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视同自有资产进行会计核算,符合信息质量( )的要求。
A 谨慎性 B 相关性 C 实质重于形式 D 重要性
【正确答案】C
2.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根据( )计算。
A.借方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发生额-贷方本期发生额
B.借方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发生额-借方本期发生额
C.贷方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发生额-借方本期发生额
D.贷方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发生额-贷方本期发生额
【正确答案 】 C
3.在下列需要中,属于社会公共需要的是( )。
A.基础教育 B.个人购买食品
C.企业购买原料 D.企业技术改造
【正确答案 】A
4.我国的中央银行是( )。
A.中国银行 B.中国建设银行
C.中国人民银行 D.中国农业银行
【正确答案 】 C
二、多项选择题
1.会计核算基础包括( )。
A. 永续盘存制 B. 权责发生制
C. 定期盘存制 D. 收付实现制
【正确答案】BD
2.引起资产一增一减的经济业务有( )。
A.用银行存款发放职工工资
B.从银行提取现金
C.用银行存款偿还前欠材料款
D.用银行存款购买材料
【正确答案】BD
3.经济过热时,应采取的财政手段有( )。
A.减税 B. 增加财政支出 C.增税 D.减少财政支出
【正确答案】CD
4.下列各项中,发挥货币支付职能有( )。
A 缴税 B 发工资
C 付房金 D 还银行贷款
【正确答案】ABCD
三、判断题
1.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借方记录资产的增加或权益的减少,贷方记录资产的减少或权益的增加。( )
【正确答案】√
2.“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均为资产类会计科目。( )
【正确答案】×
3.财政是政府凭借政治权力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集中性的分配。( )
【正确答案】√
4.股票是一种可以流通转让的所有权凭证。( )
【正确答案】×
第二部分 专业基本技能
分录题:
1.2024年1月甲公司发生以下业务:
1月6日,从银行提取现金60000元,以备发放本月工资。
1月9日,以现金发放工资60000元。
1月18日,小红出差预借差旅费800元,以现金支付。
1月25日,小红出差归来,报销差旅费600元,余款200交回库存现金,假设出差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其中进项税额20元)。
要求:根据上述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
1月6日
借:库存现金 60000
贷:银行存款 60000
1月9日
借:应付职工薪酬 60000
贷:库存现金 60000
1月18日
借:其他应收款 800
贷:库存现金 800
1月25日
借:管理费用 58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0
库存现金 200
贷:其他应收款 800
上一篇:2024年单独招生财经类专业《专业技能测试》考试大纲及样题
下一篇:没有了